​【基层蹲点采访日记】怀来:忙碌的招商组长

07.11.2015  09:42

京津冀协同发展给三面毗邻北京的怀来县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各地的投资商纷纷前来谈项目、做生意。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记者来听听基层一位招商组长的忙碌一天。

许立刚:“您好!您说,明天不行,明天我要出门了……实在是不好意思,明天北京有一个活动,必须得去……

许立刚夹着包,大步流星地往办公室走。他说,他是怀来县招商组的副组长,职务虽说不高,可全县项目的招商、签约都离不了他。刚刚电话里说的去北京,就是要和北京理工大学签一个项目,现在急着去办公室也是准备明天签约的事儿。

没想到我们刚一进屋,就有人迎了上来。

许立刚:“哎!你好,欢迎你!

徐先生:“您好,您好,我是美籍华人。我就想在这边做一个酒庄,那沙城这边呢很多(许立刚:波尔多)波尔多(许立刚:美国加州),对,美国加州这些都有所以,很有兴趣……

这位客人姓徐,是位美籍华人,想到怀来投资酒庄。许立刚将自己的名片双手递给客人。

许立刚:“我这名片背面是怀来县地图,怀来的地貌是两山夹一川的这么个地貌,南北都是山,中间是官厅水库,特别像一只蝴蝶。

徐先生:“嗯,像蝴蝶。

许立刚:“怀来县是一水三城,我们将来要打造山水结合的这么一个城市嘛,一个是怀来县城,再一个在县城的东侧有一个燕山文化新城、第三个呢就在官厅水库南侧有一个京北生态新城……

许立刚说话简洁风趣,几句话就把怀来的特色、优势和发展愿景说的一清二楚。谈了大约一个小时,两人达成了初步意向。送走徐先生,许立刚笑盈盈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把怀来这只美丽的“蝴蝶”彻底激活了,你看不光北京和国内的客商要来投资,连大洋彼岸的朋友们也跃跃欲试了。

许立刚一边聊天一边整理文件。办公桌上,厚厚一沓资料引起了记者注意。

记者:“看看您最近忙的工作,这些是?

许立刚:“这个协议是我们现在正在签的一个单体项目,这个项目挺有来头的,这个是国家发改委下属的资源与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

记者:“我看这日期是一天一个项目啊,您看,10月13号的、10月14号的……

许立刚:“多着呢,还有15号……

进入下半年,许立刚的工作量与日俱增,印象最深的一个星期,他竟签了10个项目,而这些项目有一半来自北京。为了接纳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怀来专门开辟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们也把他称作北京产业园。

许立刚说,下午他要参加县里的一个内部会议。记者决定利用这个间隙,去怀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看看。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怀来县城的东南角,离北京市更近,只有十几公里。

在科力恒久智能开关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四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生产,副总经理果玉山说,去年,他们从北京中关村产业园搬到了怀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记者:“为什么搬到这里来了?

果玉山:“因为我们那儿场地太小了,公司要发展。

记者:“来了以后感觉这边投资环境怎么样?

果玉山:“挺好的,就比如物流这块,将来京津冀一体化,对于我们肯定是有好处的。

离科力恒久不远的是一家生产光纤电缆的企业,副总经理廖后胜说,他们投产四年来,产值成倍增加。

廖后胜:“当初来的第一年,我们产值是1500万。2014年的话,产值6000万。

记者:“将来的目标是什么?在怀来这个地方?

廖后胜:“在五年之内吧,产值上亿!

下午五点多钟,我们又返回了许立刚的办公室。他递给我们一串洗好的怀来特产龙眼葡萄,和记者聊起了他的招商经。

许立刚:“我这个作为招商的一个窗口来讲,一定程度上代表怀来县的形象。现在的招商是拼软环境,要把项目投资商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就跟办自己家的事儿一样去为人家服务,让他(投资商)感觉到怀来这个地方,人不错,环境挺好!

说起这些,许立刚两眼炯炯有神,在他的“招商词典”里,没有“不行”二字,有的是“怎么办,怎么办好”。

许立刚:“我老有一个观点,你引进一个项目只有把这个项目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你才能为当地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他(投资商)的创意我要把我的思想融进去,使这个项目完善,绝不是光说咱们自己好处,你得站到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聊着聊着,天渐渐黑下来,记者一看时间,已经快7点了。许立刚说,明天(23号)一大早,他就要和县委书记、县长去北京,与北京理工大学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一周后,怀来要和北京清华控股联合举办全国青年创业大赛,就得接着忙这事。他说,怀来政府想依托这个大赛,建立一个孵化基地,先期投入两千万基金,吸引京津及全国各地的创新创业高手来怀来创业。

许立刚:“这个基金对接创业孵化基地,我们准备利用2年时间引进至少100家。

记者:“那咱们要的回报是什么?

许立刚:“这个我们要的回报就是啥呢,未来,你,这个项目成熟以后,你在怀来建厂子,建基地,生产你就产生税收了嘛,为未来这种项目做储备!

在记者蹲点采访的日子里,许立刚一直在忙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全县招商引资的第一窗口,忙点挺好!(河北电台记者 张增海、张玉平、孙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