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蹲点采访日记】北京来了好医生:思考
河北广播网报道(记者王成树、万强、孙振宾)涿州市中医院与北京东直门医院的合作只是京津冀医疗资源共享的一个缩影,涿州及周边的群众确实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那么,这种形式的合作能否从根本上缓解“北京难就医,河北就医难”的问题呢?合作过程中还有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呢?
病人正在涿州市中医院导诊台咨询。孙振宾 摄
在和北京东直门医院的眼科主任许家俊回京的车上,记者聊起了京津冀医疗卫生资源的协同发展。许大夫告诉记者一组数据:北京外来就医流动人口日均达到70万,其中23%的外地就诊人员是河北人。怎么才能提高河北的整体医疗水平呢?许家俊医生说,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请“外援”。
许家俊:“当前他们这些医疗资源还不丰富的情况下,那就需要从外边请,请来以后呢,他们这些年轻医生就能够进步,把他们这个实力提高上去,然后慢慢多少年以后这个医院就行了。”
脚步匆匆的护士。孙振宾 摄
就像许医生所说的,涿州中医院选派青年医生去东直门医院学习培训,能从内在实力上得到提高,东直门医院的专家来到涿州出诊,等于给涿州中医院直接打了活广告。
从目前来看,尽管这种合作在涿州运转的不错,但作为医疗卫生管理者的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吴泽良却表示,这种合作其实也有着些许无奈。
吴泽良:“我们现在这些医院这些专家啊大夫啊过来,他在北京有证,到你这儿来没证。你得执业注册,你不注册就算非法行医,仅仅限于本省区内,不允许你跨省区,比如我们这儿要请咱们省医院到我这儿办个医师多点执业,可以,但是北京在这儿办,就不允许。”
专家正在带领学生询问病人病情。孙振宾 摄
为解决这个问题,涿州市的相关医院做出了相应探索。
吴泽良:“所以现在这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的呢?就说是院方之间的合作,其中有技术、诊疗、教学,现在就是以这种方式,这不是他个人行为,算医院行为,备案。”
除了北京与河北两地医院之间的医生行医困难这个障碍,病人就医在现实中也存在尴尬,那就是异地就医有“保”难“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民或者在北京工作的河北人如果在涿州就医,还无法实现异地就医即时报销结算,只能先全额支付,然后拿着单据到北京经过层层手续才能报销,耗时耗力。高庆榕,涿州人,在北京铁路局工作,他在涿州中医院做白内障手术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高庆榕:“人家住院的话,60%也好70%也好,直接就减免了,拿着剩下的单子到社保或者到医院进行二次报销,这是两步,现在问题是北京的职工到河北来看病,不给你直接减免,你还得全额缴费,完了以后你再拿到北京报销去,这里外里得有三个月的时间,走这个手续特麻烦。”
病患正在诊疗室外等待。孙振宾 摄
可喜的是,现在河北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规划,前不久,京津冀三地刚刚签署了《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明确了今年到明年京津冀协同发展10项工作重点。 今年年初廊坊市、保定市被确定为京冀中医药一体化协同发展试点,廊坊燕达医院与北京朝阳医院、河北省儿童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等一批示范性、深层次合作项目纷纷签约,解放军301医院与涿州市医院等原有合作项目也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许家俊医生也对未来充满信心,他相信只要国家下大力气,三地精诚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医疗卫生深度融合在不久以后就会实现。
许家俊:“北京城区有100多家三甲医院,以后城市疏导、整体规划,是不是有整体的医院搬迁到涿州,我觉得会的,有可能,不会这么小打小闹,现在就是这个问题,国家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医保,第二搬迁,国家应该下大力气。”
记者手记: 涿州市中心到北京天安门不足70公里,乘坐高铁仅需25分钟。几天的采访中,涿州与北京之间医疗合作的蓬勃发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需要看到的是,推动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仍有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渴望北京优势医疗资源的群众一样,我们希望尽早打破体制上的藩篱、消除政策上的障碍,只要加快医疗机构、医疗政策的融合,实现从政策到产业到医疗资金的无缝对接,我们相信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将会像高铁一样飞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