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好审计改革“最先一公里”

23.02.2016  08:39

2015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这是指导审计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当前,审计改革试点工作已在7个省市拉开帷幕。抓好对《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贯彻落实,最紧要的一点就是要跑好“最先一公里”。这对全面实施审计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万事开头难,“最先一公里”跑不好,“中间路段”、“最后一公里”无从谈起?只有开好局、起好步,改革试点才能闯关破障、顺势推进,取得实效。所以,对于参加第一批改革试点的省市来说,跑好审计改革“最先一公里”,不仅是探索与实践,更是引领和示范。

一要行稳致远。这次审计改革,由于涉及体制结构的深层变动,其组织实施的系统性、复杂性前所未有。不少问题因省份区域、财政状况、人员编制等情况解决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改革是有时间节点要求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下发后,各地要抓紧时间制定改革“路线图”,以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缩短体制改革的“磨合期”,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对症施策,绝不含含糊糊、久拖不议、议而不决。

二要令行禁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经验表明,在每一次的重大改革面前,都必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否则,怎成方圆?当前,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按照《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要求,进一步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作风纪律,尤其在人财物的管理上严格“一刀切”,无论涉及到谁涉及到哪一条“红线”、哪一种“擦边球”都不能触、不能打,坚决杜绝突击进人、突击提拔、突击花钱,真正做到明底线、知敬畏。

三要转换思维。改革前,审计管理虽然实行的双重管理体制,在实际执行中却是地方政府“说了算”。改革后,这种现象将彻底改变,人财物的管理上划至省级管理,从而确保了地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审计体制和管理方式发生了改变,会怎么开、文怎么发、事怎么干,怎么指导、怎么请示报告等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实则是涉及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的深层问题。无论怎样的“变”,审计服务于地方党委政府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不能变。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开阔思路、转变思维,把审计工作的重心放在监督与服务并重上,更高层次地服务于国家治理。

四要个人服从。随着审计体制的深入改革,内部机构的设置和编制必将发生重大变化。一些内设机构或保留、或合并、或撤消,一些审计人员同样面临走与留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个人要服务改革、服从组织,服从管理、服从分配,一切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置身改革其中,不要做局外人、说局外话、干局外事。

五要平稳有序。无论改革试点怎样进行都要确保正常工作不脱档、不变调,无论是“规定动作”还是“自选动作”都要严格工作程序,保持日常工作的统一性、衔接性和连续性。尤其在重大审计事项上,要强化审计上下“一盘棋”的思想意识,在审计质量的控制上,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标准不能降,劲头不能减,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行。

总之一句话,全面实施审计改革战略,凝聚着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和胆识智慧,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期盼,事关审计事业的发展与未来,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命脉。让我们高高举起改革开放的大旗,紧握改革试点的“先行棒”,跑好审计改革的“最先一公里”,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扎实推进,一个方案一个方案有序落实,确保《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落地扎根。(魏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