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超五成财政收入来自中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贡献了沧州市55.2%的财政收入,平均每一名中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实交税金10921元,平均每3.5个沧州人中就有一人在中小微企业工作。既要大力发展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也要抓好铺天盖地的小项目,加快中小微企业晋位升级,已成沧州市加快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市工信局把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推进中小微企业创业发展的着力点,积极构建三大服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促进中小微企业提档升级。
强化创业辅导基地建设,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通过盘活土地等要素资源,完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创业辅导基地吸纳中小微企业进驻创业,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为加强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市工信局对拟建、新建和升级扩建的各类创业辅导基地,区分不同情况深入一线具体指导,全力保证基地建设效果。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加强相互交流并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聘请相关专家莅临指导。目前,全市已有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36个,其中省级示范基地6个。标准厂房建筑面积457.6万平方米,吸纳中小微企业2332家,从业人员8.7万人。
强化产业集群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提升。依托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借力骨干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降成本提效益。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49个,产业集群经济总量占民营经济的比重达34%。依托骨干企业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建设面向产业、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技术服务机构,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全市18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中,已建成省级认定的技术服务中心21家,形成了产业集群技术服务体系的核心。
强化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沧州市担保机构建设已列入各县(市、区)政府工作目标任务,同时充分利用各级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使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进入了由行政推动为主向社会资本投入拉动为主的转变。市工信局还积极引进沧州境外资金组建担保机构,经过近几年发展,沧州市各类融资性担保机构已达41家,注册资本52.07亿多元,担保能力250多亿元,在保企业3000多家,在融资性担保体系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
据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市政府出台的《关于鼓励中小微企业晋级升位的实施意见》,从财政资金、工商税收、金融、工业用地、生产要素等六方面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梯次推进个体工商户转企业、小规模纳税人转一般纳税人、规模以下企业升规模以上企业,为全市工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
通过积极引导、精心培育,沧州市小微企业提档升级工作良性机制已初步形成,并取得显著效果。截至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22万多个,从业人员212.86万人。今年前8个月,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09.4亿元,完成营业收入6293.1亿元,上缴税金15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1%、13.01%和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