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路上】西柏坡——赶考路的起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65年前的早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从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出发,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称之为“进京赶考”;2013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将河北省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到河北指导工作。习近平再次提出:“我们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
“赶考”永远在路上。从西柏坡到正定新区,从涉县赤岸村到曹妃甸蓝色大港,从遵化“穷棒子社”到富岗现代农业集团……红色的记忆,光荣的传统,绿色的崛起,燕赵儿女始终把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永葆赶考心态,艰苦奋斗,奉献牺牲,书写优异答卷。
在喜迎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河北电台推出大型主题报道——“赶考路上”,以挖掘和弘扬赶考精神为主旨,播出“红色篇”、“光荣篇”、“崛起篇”共三十篇“走基层”报道,浓墨重彩记录见证我省在“赶考路上”的伟大实践与辉煌成就。今天请听第一篇《西柏坡——赶考路的起点》。
65年前的那个早春,太行深处的的西柏坡村,空气中有了万物勃发的氤氲气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到来了。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了中国共产党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西柏坡,踏上了被毛泽东喻为“进京赶考”的旅途。
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刘晓晓告诉我们,西柏坡是“两个务必”的提出地,“进京赶考”的出发点。
刘晓晓: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毛主席提出了“两个务必”重要理论,为进京赶考做了充足的准备。
历史选择了西柏坡,西柏坡和平山人民也以一腔热血铸造了共和国的红色历史。
刘晓晓: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
抗战时期,平山25万人口当中就有9万多人参军参战;享誉全国的平山团就是由平山县人民一次性以1500人应征入伍组成。
解放战争时期,西柏坡和平山人民参军入伍,老百姓节衣缩食,支援前线,仅有600亩耕地的西柏坡村,光军粮就送出了600多万公斤……到全国解放时,平山县全县人口由25万下降到19万。
闫海清老人:这边是东柏坡,原来的房子看不见了……
如今,站在高高的柏坡岭上,中共中央旧址一览无余,但这里已经不是真正的原址了。1958年,为了根治海河水患,国家决定在西柏坡村所在的滹沱河段修建岗南水库。同党中央原址一起被淹没的,还有包括西柏坡在内的90来个村庄。今年70岁的闫青海老人就是当年的亲历者。
闫青海:在水库没有淹的时候,老百姓也有钱也有粮食吃,这个地方大部分是种水稻,我们家里那时候有十几亩水稻,浇地的时候稻田里边好多这么长的大鲤鱼……
闫青海说,当年这里是平山的粮食主产区,滹沱河两岸土地肥沃,一年稻麦两熟,十分富足,聂荣臻司令把西柏坡称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为了滹沱河下游广大平原地区免受洪涝之苦,平山人民再一次做了牺牲,4万良田被淹,3万多人搬离家乡。
闫清海家被安置到山西太原,但故土难离,两年后,一家人又迁回村子,在水库边的山坡上开荒谋生。
闫青海:我记得我这一生当中盖了5次房子,盖一次,水淹了,盖一次,盖一次,最后搬到山顶上去了。不足2分地,还是山坡梯田地,浇地很困难。
为保护好岗南水库这片水源,平山县关闭了上游的污染企业,全面取缔库区养鱼,对水库上游的山坡山沟退耕还林、禁伐禁牧。从1998年开始,岗南水库成为石家庄市的饮用水源地,每年供应市区三分之二的生活用水;2008年到2013年六年间,还为首都北京供水近6亿吨。
赶考永无止境,怎样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新时期赶考路上必须回答好的问题。一产二产受限,老区人民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日渐兴起的红色旅游业。1997年,村民闫二鹏家办起了西柏坡村的第一家家庭旅馆。
闫二鹏:我们最初就卖水、卖鸡蛋、摆摊、大碗茶。现在西柏坡70家饭店,特别人多,从3月份一直到10月份就不停。
从卖水、卖山货、卖纪念品,到开旅馆、开饭店、开游船,当地村民八仙过海,白手起家。如今西柏坡村9成以上村民都当起了小老板,人均年纯收入近万元。
近年来,平山县调整发展思路,为环境减负,实现绿色崛起,在大力削减煤炭炼铁产能的同时,谋划兴建西柏坡经济开发区、西柏坡国际文化产业园区、西柏坡绿色经济开发区,打造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平山县委书记李旭阳:在新的赶考中,考生就是全县的党员干部,考题就是平山县的发展,考官就是平山县的49万父老乡亲,答案就是实现绿色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河北电台记者冯慧杰、樊志军、李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