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一手术中心跳骤停患者成功复苏

25.06.2014  11:36

    河北新闻网讯(于海俊、宋慧娟)手术中发生室颤、心跳骤停虽极其罕见,但一旦发生则往往意味着灾难性的后果,医务人员无不谈之色变。6月12日,来自赵县63岁的患者刘先生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脾切除手术过程中突发室颤,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心跳骤停,经该院多学科综合运用,各科室通力协作,最终患者转危为安。

    6月12日上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9号手术间里,普外四科一例腹腔镜下胆囊、脾切除手术正在平稳进行,突然,麻醉师的一声“室颤了”,打破了手术室忙碌而平静的气氛,所有人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正在台上认真进行手术的普外四科主任刘磊博士听见麻醉师的提醒后,立即查看监护仪,确认患者是突发术中室颤,于是马上停止手术操作,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发出一条条的指令: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准备电除颤仪、加压输液扩容、给予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头部冰帽,同时呼叫麻醉二科孟主任到场参与抢救,联系ICU做好应急准备……

    随着一句句指令被迅速执行,患者的桡动脉有创监测血压从0迅速上升,并维持收缩压在90mmHg左右。“准备除颤,充电200”、“除颤”……可是第一次除颤未能奏效,手术室的气氛越来越凝重,现场医生轮流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以维持有效的心、脑、肾等重要生命器官灌注,防止发生不可逆的器质性损伤,同时再次除颤。经过努力,患者心律一度恢复为窦性心律,还不待大家松口气,患者再次出现室颤……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患者依然没有恢复稳定的窦性心律,手术室里的空气似乎凝结了,参加抢救的医生们冷静应对,寻找一切可能救治患者。终于,第3次电除颤后,患者恢复了稳定的窦性心律,在无升压药的情况下动脉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患者情况稳定后,刘磊主任继续进行胆囊、脾切除手术,术后患者被送入ICU,继续进行监护治疗。

    进入ICU治疗8小时后,患者完全清醒,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并逐步摆脱呼吸机辅助呼吸。在术后第三天,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第四天,患者感觉良好,能下床自由活动,并恢复进食。

【责任编辑:王春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