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皮黄声里访赵陵
□本报记者 王 欣
近日,京剧大师裴艳玲新戏《赵佗》将上演的消息一出,不仅引发了戏迷的广泛关注,而且 “南下称王”的庄里老乡赵佗也成为省会市民热搜的焦点。昨日,记者来到省会新华区赵陵铺的赵佗公园,省保单位“赵佗先人墓”就是这个公园的主要景观。站在高大的赵佗雕像前,很难想象他在2000多年前背井离乡南下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然而,他的家乡人依然纪念着他,讲述着他的丰功伟绩和一些未解之谜。
烟雾苍茫锁赵陵
赵陵铺自古就有“烟雾苍茫锁赵陵”之说,相传这个村镇是由赵佗先人墓的守墓人后代繁衍而成。当年,赵氏墓地的72座墓冢蔚为壮观,又建在河畔,水雾环绕之下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由于年代久远,赵佗先人墓遭到严重毁坏,现仅存主墓一座。
史料记载,西汉吕后时期,本为秦朝将领、南越称王的赵佗不愿归汉,被称作“逆贼”,赵佗先人墓地随即遭到严重破坏。公园前179年,汉文帝刘恒即位,为缓和当时与南越国的矛盾,他派人重修了被毁的赵佗先人的墓地,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如今留下来的墓地就是由汉文帝刘恒派人修建的。在此基础上,我市于2006年在墓地遗址修建了赵佗公园。
公园中,有一个展示两千年前中原文化的景观带,包括当时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文字语言、货币、铁器等,在接到秦皇的旨意后,赵佗就是带着灿烂的中原文明与文化去开发岭南的。虽然先人墓地在石家庄,但赵佗死后还是葬在了岭南,而且其墓地至今还是个谜。
南下干部第一人
19岁时,赵佗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公元前219年,被封副帅随主帅任嚣率领50万大军征战岭南。公元前204年创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公元前195年,汉高祖正式分封他为“南越王”。58年后,南越王赵佗去世,享年约104岁,葬于番禺(今广州)。从北到南,从帅到王,赵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毛泽东也给予其“南下干部第一人”的美誉。
京剧(又称皮黄)《赵佗》讲到,虽然赵佗是武将出身,但是经过大大小小的战役之后,他深感百姓疾苦,决定不再打仗,让老百姓过上和平安稳的日子。艺术来源于真实,历史上,赵佗在位期间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把中原汉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传给当地人,促进汉越民族的融合,使南越得到了更好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并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南越国自公元前204年立国至公元前111年被汉武帝所灭,共历5帝93年。学者梁勇在其所著的《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河北名人》系列中,专门对赵佗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在祖国统一史上,赵佗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他表示,赵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维护国家统一、对中央王朝俯首称臣的少数民族地区领袖,是最早把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力传播到岭南的伟大先驱。由此可见,这一“南下干部”可不简单,庄里老乡们“与有荣焉”。
燕赵文化岭南传
《汉书·南越王赵佗传》中说,赵佗治理南越重视“以诗书而化国俗”,利用中原先进的文化和伦理道德教化、诱导越人,还推广汉字和汉语,教育越人“习汉字,学礼仪”,从而使被称为“蛮夷”的百越人“渐见礼化。”不仅如此,他还带去了耕作、打井、灌溉、纺织、修渠等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岭南农耕业的发展。直到今天,广州市内发掘出的越王井,仍然被作为南越国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址来保存。
虽然历史上关于赵佗南下之前的资料很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战争年代成长的他,能够提倡民族亲和、维护和平,甚至两度奉汉称臣,都与他幼年、少年时代在故乡的经历有关。梁勇表示,赵佗不仅是燕赵文化造就的一代英杰,也是燕赵文化向岭南传播的伟大先驱,也是在多民族统一过程中,最早倡导对各民族体现人文关怀的智者和伟大先驱。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