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宇:当代大学生的楷模

26.02.2016  15:07

  著名作家魏巍给他题字:“我重新看到雷锋的身影,雷锋高尚的灵魂!”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因何获此殊荣?

  赵传宇是河南省唐河县人,他的父母说:“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大学生活费全是他得奖学金和打工挣的。”老师同学们说:“他自己吃最便宜的饭菜,将自己的困难补助发给更困难的同学。”2003年至2007年赵传宇就读于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他乐观豁达,积极上进,品学兼优。

  2007年7月4日一大早,家住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荆江亭社区的老奶奶张多平,买菜、洗菜忙个不停。中午,她将香喷喷的饭菜送到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专业1031班大四学生赵传宇的寝室里。赵传宇就要毕业离校了,这一老一少见面就拥抱在一起,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感动着人们。张多平奶奶说:“他跳进寒江救了我的命,却不留名。

  张奶奶家住荆州沙市区荆江亭社区,一街之隔就是长江堤,事发当天,她正在江边洗衣服,“我在江边洗衣服洗了几十年了,现在血压低,一蹲就头晕,以前也有几次头晕栽进江里,但我都撑着岸堤爬起来了。但这次,我硬是撑不起来……

  老人落水处水流很急,转眼间,她被汹涌的江水卷离江岸好几米远。“有人落水啦!快来救人啊……”看到这一幕的周顺智大声疾呼。老人落水处左边20多米处有4人在钓鱼,右边有6人在玩耍,都没人敢下水。危急时刻,只见百米开外处,一个小伙子撒腿便跑,跨过乱石嶙峋的江滩,来不及脱掉衣服和鞋子,纵身跃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

  小伙子费了很大劲才游到张奶奶身边,一手搂着老人的腰,一手奋力划水,努力把老人往岸上拖。“那个危险,现在我想都不敢想,我穿着皮袄,在水里那么沉,如果我再一抓他(划水)的手臂,两个人就完了。幸亏他抓住了旁边水文观测站的铁杆,硬是把我推上了岸。”张奶奶回忆起来心有余悸。

  “小伙子,快到我家换换衣服!”周顺智说,可对方默不作声,一阵手忙脚乱之后再回头,已不见了小伙子的踪影,只留下一串湿漉漉的脚印。救命恩人到底是谁?张多平身体恢复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家庭会议”,发动全家一同分析、寻找。“看那小伙子的模样,是个学生。”张多平的儿子黄辉明骑着摩托车在荆州的几所高校打听,10多天没有收获;朋友王邦树打印了70多份寻人启事在各个校园里散发、张贴;女婿伍德法求助于新闻媒体,可报道连续播出,无人提供线索。

  张奶奶被邻居送回家,喝了生姜红糖茶,盖了三床被子,但是依然冻得抖了几个钟头。“可怜那孩子,一身湿淋淋地走了,我就想,我一定要找到救命恩人,好好谢谢他!”张奶奶说。

  带着遗憾,张多平被在广州工作的孙女接去过年。孙女本打算让奶奶住到5月,但张多平心里一直惦记着寻找恩人,正月初七,老人便匆匆返家了。长江大学刚开学,张多平便嘱咐王邦树到该校新闻网刊发了《好心大学生,你在哪里?》的寻人文章。功夫不负有心人!赵传宇被班长卢振华“揭发”了出来。原来,赵传宇救人后,手机因进水损坏,拿去维修,班长卢振华打他电话一直不通,就问了问原因,赵传宇轻描淡写地提到救人的事。寻人文章刊发后,卢振华恍然大悟,忙向学校报告了此事。“我早就看到了寻人启事,知道大家在找我,但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不值得宣扬。”赵传宇微红着脸对老师说。

  后来,张奶奶终于见到了赵传宇,这位救命恩人见到老人,还挺害羞的。老人一把搂住孩子,说不出的感激和疼爱,“以后我就把你当成我的孙子了,有时间一定要多到我们家走动……”临走时,她又久久拉着赵传宇的手说:“以后我就把你当成我的亲孙子了……”张多平奶奶和家人将写有“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锦旗送到了机械工程学院,还带来了2000元现金。老人说:“虽然我们家不富裕,但这钱你一定要收下,拿去买个新手机。”赵传宇连连推辞:“不用不用,手机已经修好了。”说完便离开了。

  “你怎么不把那位老太太送到医院呢?”当赵传宇把救人的事告诉父母后,父母张口问的第一句话,不是儿子的安危,而是别人的安危。赵传宇的优秀品质正是来自于家庭的言传身教。

  赵传宇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家庭条件艰苦,赵传宇靠打工和奖学金完成学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他乐观豁达,为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他做过家教,干过推销员,当过超市收银员,担任过代课老师……他每做一件事都认真负责,赢得好评。

  助人为乐,甘于奉献,这两个看似空洞的词,在2007年被23岁的赵传宇演绎得真实而生动。“有报道说我是当代大学生的楷模,我觉得压力很大,但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还会毫不犹豫,因为在我眼中,无论是救人还是帮助人,都应该是一个人的本能。”赵传宇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诚实又热心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