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魅力村镇】邯郸有个“南街村”
白沙村(白沙村村委会供图)
青山环绕、绿树成行,住宅楼错落有致、花园别墅鳞次栉比,全村2490口人共创集体财富,共享劳动果实,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就是人称“邯郸南街村”的武安市白沙村。
清晨,初升的太阳刚刚投下第一缕晨光,坐落在太行山脚下的白沙村就在歌曲《东方红》中醒来。微风送爽,吹动着路边的垂柳和香气醉人的丁香,清洁工走上街头,开始一丝不苟的打扫卫生。白沙村崭新的一天就从这一份恬静中拉开帷幕。
田路。(到!)文坡。(到!)红兵。(到!)赵增树。(到!)……
一大早,村委会成员列队点名。(河北台张娜 摄)
8点整,党支部、村委会成员以及村民服务中心的职工准时来到村委会办公大楼一楼大厅,值班干部开始列队点名,村民服务中心职工王亮告诉记者,这一习惯他们已经坚持了几十年。
王亮:“我们每天早上7点半的时候就在村里边点名上班了。除了我们村委会的员工,像咱村里的所有的商铺、企业、店铺,他们也是都是早上点名。”
记者在街边的一家小店吃早餐,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周到。
河北台记者孙伟(左三)、张娜(左二)、邯郸台记者赵峰(左一)采访在集体经营的饭店上班的村民。(河北台安倩 摄)
记者:“你们这是自己家的店吗?”
李路琴:“不是,这是集体的。”
记者:“你们是挣工资?”
李路琴:“对,挣工资。”
记者:“能挣多少钱?”
李路琴:“就是2000来块钱吧。”
记者:“按月领工资啊?”
李路琴:“按月领。”
记者:“有奖金吗?”
李路琴:“有提成。”
漫步白沙街头,满眼都是精致的雕塑,错落有致的楼房别墅,记者在白沙宾馆登记住宿,发现里面的硬件设施不亚于大都市里的星级酒店。村民们细数起村里的几十项福利,记者还着实记录了好一阵子。
白沙村的街道(河北台安倩 摄)
村民1:“一季度一口人一袋面一袋大米,这不今年又给的菜卡和肉卡,我刚才就去领菜了。有蒜苗、韭菜、蘑菇、白菜、西红柿……啥菜都有。”
村民向河北台记者安倩(右)展示村里发的各种福利卡。(河北台张娜 摄)
村民2:“孩子们上学,从小学到初中,一分钱不用掏。家用电费到年底还有个补助。逢年过节,鸡鸭鱼肉,都有,都是免费的。还有结婚,免费提供1万块钱补助,做满月也是补助1万块钱,白事给提供的是2万块钱。还有各种人身保险,都是村委会免费给村民上的。”
2490口人的村子,如此优厚的公共福利,财力支撑在哪里?村党支部书记侯二河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白沙村建立了庞大的企业集群,所有公共事业发展资金和村民福利都来自集体企业的良性运转。
侯二河:“全村大小企业有十几家,一年的产值是10个亿,人均收入在3万块钱以上。”
难以想象,如今富裕文明的白沙村,曾经是一个穷苦的地方。40多年前,时任村党支部书记万清开始带领乡亲们艰难创业,在为村集体运木头的路上,万清遭遇车祸,不幸离世。
1982年,侯二河继任白沙村党支部书记后,借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将曾经一贫如洗的白沙村变成富甲一方的新农村,但乡亲们的心里依然放不下他们的老支书万清,村里斥资上千万修建了万清公园,塑造了万清铜像,铜像正前方,老支书深情凝视的那条街道被命名为“大同路”。720户乡亲,就像一个大家庭,同担风雨,共享阳光,终于过上昔日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村民漫步于村里的水上公园。(白沙村村委会供图)
目前,白沙村的人均纯收入为3.9万元,可与上海、北京城镇居民比肩。
日子好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也丰富起来。记者采访时,惊讶的发现,白沙村竟拥有自己的3D电影院,记者在省城错过的新片《战狼》在这里补上了缺憾。
白沙村文化宫、电影院。(河北台张娜 摄)
白沙村的文艺演出几乎填满每个周末和节假日,演小品、说相声,唱歌唱戏,舞蹈太极不一而足,村里的文艺演出队伍多达400多人。
村民1:“村里边过啥节日,五一哩、七一哩、十一哩,正月十五哩,过年哩,都演出。”
记者:“你一般演什么节目?”
村民2:“我平常就喜欢唱歌。”
记者:“唱两句呗。”
村民:“鼓山高来朝阳湖美,家乡白沙惹人醉……惹人醉……”
采访中,村里一位大姐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说村里有个小伙子大学毕业带回一位北京姑娘,起初姑娘的家人极力反对,小伙子就把姑娘的父母亲请到白沙来参观,这桩婚事很快就敲定了。
眼下,白沙人在共同致富的大路上又开始新的探索。
目前,一个现代化的农业观光采摘园已经开始运行,奶牛生猪养殖已初具规模,生物肥料、高锶水开采等项目正付诸实施,投资5亿元的邯郸成语典故乐园正在积极筹建之中……
(河北台记者孙伟、安倩、张娜,邯郸台记者赵峰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