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魅力村镇】苏东坡的祖籍在咱省会,你造吗?
苏邱:东坡祖籍寻“味道”
河北广播网记者报道:在石家庄栾城区城区西北9公里有一个村庄,村里有一座大坟丘,埋着北宋文坛大家苏东坡的先祖,文学家、诗人苏味道,村庄由此得名苏邱村,两个著名的成语也出自这里。
苏邱村文化墙。张博 摄
记者:“你知道你们村为什么叫苏邱吗?”
儿童1:“知道!”
记者:“为什么呀?”
儿童2:“苏东坡的先人苏味道,他在这埋着呢……”
走进苏邱村,五六岁的孩子、七八十的老人,都知道苏味道,在唐代武则天时期他曾三度当上宰相,栾城区三苏纪念馆名誉馆长杨胜利:“苏味道是栾城南赵村的,南赵村是他的庄园,他的地在这,所以在这建了他的墓,唐朝的时候因为建这个墓,所以才有了这个村,苏丘,丘陵的丘,后来才加了耳朵旁。”
记者:“当时有守墓的,所以慢慢有了这个村?”
杨胜利:“肯定得有守墓的人,有的传说这个守墓人姓崔,所以这个苏邱村大部分人都姓崔。”
河北电台记者赫振贤(右)、刘梁(左)采访栾城区三苏纪念馆名誉馆长杨胜利(中)。张博 摄
如今4000多人的苏邱村没一户人家姓苏,99%的村民都姓崔。苏味道的墓丘正位于村庄当中,直径近十米,四周白玉栏杆围绕,墓丘高四米,正面立着三块石碑,居中是苏味道的神道碑,左右两侧分别立着两块石碑,其中的一块碑文写着四个字“眉山发迹”,这四个字却蕴含着四川眉山和栾城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杨胜利:“三度为相,三次被贬,最后一次被贬到四川眉山,后来又上任的时候,在上任之中还没走呢,就死到家里了,死在了眉山,但是因为他家是栾城的,所以就葬到了栾城。”
苏味道通过科举入仕,一步步进入朝政中心,三次位居宰相,性情温和,为官清廉,他既没有跟着一班酷吏残害良善,也没有整治过同僚,他的为官之道给后世人留下了一个尽人皆知的成语:
杨胜利:“当宰相你怎么处理事啊,别的大臣问他,他摸着棱床,这个棱有上有下,他什么也不说,他摸摸上摸摸下,因为好多事他不愿意说,后来叫模棱两可、模棱宰相,关于这个有很多褒义很多贬义,贬义就是说不明断,其实模棱两可它是哲学明辨,当时在武则天时代可能很多事不便说也不敢说。”
苏味道墓丘俯瞰。赫振贤 摄
在文学创作上苏有道也造诣颇深,对五言律诗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他的诗歌代表作题目是《正月十五夜》,唐诗三百首里就有这首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就是这首诗的名句,被誉为“千古元宵诗第一”;
杨胜利:“苏味道要不叫宰相文学家,头一句叫火树银花合,火树银花这句成语就出自苏味道的诗句。”
苏家族谱记载,苏味道有四个儿子,他死后,他的二儿子苏份留在了眉州,就是今天的眉山苏氏。苏份的第九代子孙里出了个苏洵,苏洵的二儿子叫苏东坡,三儿子叫苏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
所以苏东坡正是苏味道的第十一代子孙。
杨胜利:“苏味道的后代,苏洵、苏轼、苏辙三苏在眉山成名之后,影响力特别大,尤其是苏轼,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管这的总督叫张志完,到这视察的时候提了个字叫:眉山发迹。”
苏味道的墓丘。赫振贤 摄
在苏东坡的文学作品当中,也可以找到他对祖籍栾城的认定。
杨胜利:“每次题名的时候落款,他的印章都是赵郡苏轼,当时的栾城是归赵郡管。在苏轼死了以后,弟弟苏辙给他写墓志铭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苏自栾城,西宅以眉,就是说他们那个苏姓是从栾城开始的,四川眉山那只是他们的一个宅院。”
苏东坡的部分诗作被人收集编纂成《眉山集》,弟弟苏辙被朝廷授予“栾城县开国伯”,他的作品集叫《栾城集》。现在,每年仍然有很多苏家后代前来祭奠苏味道。
杨胜利:“好多苏氏宗亲会呀、还有什么苏家根啊到这来,到这座墓这买上一些纸啊来祭拜。”
如今走在这个村庄里采访,一个更直观的感受是文脉的传承。
村民:“这条街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三苏文化这一块儿的,这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苏轼、了解三苏文化……”
记者张博采访苏邱村村民。赫振贤 摄
路旁2米多高的灰墙、 600米长,是村里的三苏文化墙。
村民:“三苏人物的生平介绍,以及他的作品、诗词等等都是,从这往西看,那是著名的正月十五夜……”
作为苏味道的后人,苏东坡的作品里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豪迈,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款款,还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的清新雅致。今年正月十五,村里举办了元宵诗会,村民们踊跃登台、争相朗诵。
“济北甄神贶,河西濯锦文。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何当握灵髓,高枕绝嚣氛。”小学生崔子谦张口就背出了当时朗诵的苏味道的五言律诗《咏石》。
今年,苏邱村被列入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连片开发村,全村正谋划着美丽乡村的新“味道”,村支部书记崔冠军:“以苏味道这座坟为起点,打造唐代建筑一条街,东边那片咱们计划拆迁建苏味道研究院,南边建几个游园,西边建一个池塘,争取利用几年时间打造出一个中国名村。”
苏邱村文化墙。张博 摄
(河北电台记者王广文、王利贺、赫振贤、刘梁、张博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