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魅力村镇】宁晋小河庄村:从矮矬穷变高富帅!

12.05.2015  10:10

有女喂了狼,不嫁小河庄”,宁晋县贾家口镇小河庄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讨饭村,而如今的小河庄被誉为“中国电线电缆第一村”,成了当地的首富村。小河庄村是如何华丽变身的呢?

记者:“我是记者芳芳,祖籍就是河北宁晋。小时候我从来不愿意跟别人说我是宁晋人,因为怕他们喊我‘宁晋猴儿’。爸爸跟我讲,因为宁晋穷,很多人都逃荒出来做小本买卖,针头线脑、花生瓜子,一分两分的利也要争,这让很多外地人都认为宁晋人‘猴精猴精的’。宁晋小河庄的村民鲁冲进大爷对我说,以前宁晋人之所以斤斤计较,那是实在穷得没法儿了。

站在小河庄村的村口,看着眼前优美、整洁且现代化的村容村貌,实在难以想象30多年前这里竟是远近闻名的“讨饭村”。(颜力鸥 摄)

村民鲁冲进:“白铬渣的盐碱地,春天就没有吃的了。那时候我们乡里一伙子一伙子的到藁城、赵县、贾市庄要饭去。那时候岁数又小,狗一咬就跑,一摔骨碌把要饭的碗都摔了,要饭连碗都没了……

这是记者第一次回老家采访,采访的主题是宁晋的小河庄村是如何从一个“讨饭村”成了富足的“中国电线电缆第一村”。当记者的车子驶进小河庄村,现代化工业园区气魄宏大,学校、医院、公园整洁优美,马路上跑着路虎、宝马,俨然一副现代城市模样。

村民:“快请进……

记者:“咱这房子多大啊?

鲁阿姨:“398平。俺这算运气不赖的……

鲁阿姨(图右)抱着孙女向记者芳芳(图左)介绍说,小时候太穷了,根本不敢想象能住上村里的第一批别墅。小孙女别看才两岁半,已经对手上拿着的iPhone“门儿清”了,聪明伶俐的她还会打开微信,向大家展示她的照片。(颜力鸥 摄)

走进村民鲁阿姨家的别墅,鲁阿姨说,如今小河庄村民陆续从平房搬进了楼房,条件好的还住上了别墅。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年免费旅游、免费体检,每个月免费领两箱奶,福利待遇比城里还强。

是什么让小河庄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这事还得从小河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鲁学敏说起。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外从医多年的鲁学敏叶落归根,回到老家小河庄村。他发现当时市场上电线和电器配件很紧俏,就动员其他3户村民东拼西借凑了两万八千块钱,打算开个电线加工厂。谁知道钱凑出来了却花不出去。

龙港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鲁清坡(图右)向记者曹力(图左)讲述他的父亲鲁学敏的创业故事。(杜岩卿 摄)

鲁学敏的儿子,龙港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鲁清坡:“设备都是分配的,都买不到,最后是到了河南王屋买的。他怎么买到的呢?那是一年腊月,快过年了,他在那等不到。有一个科的科长小孩得了病了,我父亲会医,给他小孩把病看好了。他说怎么感谢你啊,我父亲说你别感谢我了,你把设备给了我就是最大的感谢了。

费尽千辛万苦从河南拉回了机器,在哪儿生产又成了难题。村民鲁计锁把自家的两间西屋腾出来,成了最原始的厂房。

最早入股的村民之一翟京忙:“他那个西屋长也不过是六米,宽也就是四米,这电线也抻不开啊。没办法,就把这房顶戳了两个窟窿。

鲁京进老人(图左)也是当年龙港公司的五位创始人之一。一提起当年,老人顿时来了精神,津津乐道地向记者曹力(图右)讲起当年的那段集资、创业、奋斗往事。(杜岩卿 摄)

第一批电线生产出来很快就卖了出去,看到这个营生不错,其他村民也纷纷效仿,小河庄村的电线生产渐渐成了气候。为了发家致富,小河庄人特别敢吃苦闯荡,那时候,自行车就是他们外出推销的主要交通工具。

村民王立华:“最远骑到了山西的阳泉。一走就是两天,都是山路,特别难走。印象最深就是下雨,一下雨都是滚石,也不敢走,就在山洞里坐一晚上。

经过10年艰苦创业,到1993年,小河庄实现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一跃成了宁晋县的“首富村”!这时,走出贫穷的小河庄人有了小富即安的苗头,这可让村班子坐不住了。2003年,刚上任的村书记鲁学志带领村班子和40多名企业家“三下江南”开眼界,谋划二次创业。

在刚刚建设完工的小河庄村仿古街上,郭京进(图左)向河北电台分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胡保民(图右)介绍起当年村书记鲁学志带领大家“三下江南”的故事。(颜力鸥 摄)

小河庄村党委副书记郭京进:“一下江南到江苏宜兴。人家一个企业的车间比咱们一个企业占地都不小,回来以后像天宝、龙港这些企业,一是扩建厂房,二是增加设备;二次下江南是带领企业到安徽的无为,他们那是型号比较全,学习无为的经验,全面发展。三下江南是去安徽绿宝,参观铝合金电缆,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开始逐步上铝合金电缆了。

京缆公司的厂房外整齐的摆放着刚刚下线的电缆产品,该公司正是在村班子“三下江南”与全村二次创业的风潮中发展壮大的企业之一。更让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年产值超过3亿元的公司,老板竟是一位“85后”。(颜力鸥 摄)

如今,“上了档次”的小河庄村电线电缆应用到了很多重大项目上,比如北京长安街、石家庄裕华路上照明设备用的电线,正在修建的石家庄地铁也选中了小河庄电缆。截至目前,小河庄村110多家电线电缆企业中,年产值上亿元的有七家, 2014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多亿元,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被国家民委授予“中国电线电缆第一庄”的称号。

小河庄村村委会主任郭丙阳(图中)向河北电台驻邢台记者站站长杜岩卿(图左)、曹力(图右)介绍小河庄村的建设规划,实际上,可喜的是,这一盘模型中的许多建筑已经变成了现实。(颜力鸥 摄)

采访临近结束,村书记鲁学志对记者说,小老乡,回去写报道的时候别忘了说说咱们村的发展精神:“敢为天下先,勇为天下强”。没有这种精神,咱们村也发展不到今天。以后常回来看看,咱这儿会发展得更好。

村书记鲁学志:“最后的目的就是让企业组合成航空母舰,打造成一个集团公司,让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细。

看着眼前的小河庄村电缆企业分布图,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企业能够像村书记鲁学志规划的那样,组合成为小河庄村新的“航空母舰”。(颜力鸥 摄)

(河北电台记者胡保民、冯慧杰、杜岩卿、芳芳、曹力、颜力鸥,邢台台记者秦庆祥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