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者”们

24.12.2015  14:34

  中新社石家庄12月24日电 题:走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者”们

  作者 鲁达 陈林 李茜 高红超

  “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本地版北京烤鸭?”看着饭店服务员端上来的虾酱和大饼卷葱,马玉玲有些哭笑不得。

  回想起6年前刚从北京到河北沧州黄骅市的情景,马玉玲自己先笑了。

  2008年,北京交通大学与融河(黄骅)科教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在黄骅成立,改写了当地无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历史。第二年,作为大学英语教学骨干的马玉玲被安排到黄骅教学,她直言“老伴和孩子都在北京,当时心里真不愿来”。

  这里没有大型商场和超市,购物不方便;1至2个星期回京一趟,几乎没时间顾家;喝不惯当地水,每次只能从北京一桶桶往回带;甚至洗澡时还会停水停电……从中国一线城市到这座沿海小城,马玉玲经历了各种不适应。

  6年过后,退休后又被返聘的马玉玲说,她已适应了很多。在她眼中,近些年黄骅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富裕了,穿着也时尚了,城市到处高楼林立,房价由刚来时的1000多元人民币/平方米涨到现在的4000多元/平方米。此间,河北全省生产总值也从2010年的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现在的预计约3万亿元。

  “北京和河北在医疗等方面的差距还很大”,对此,马玉玲也毫不讳言。老伴今年不慎摔伤,为方便照顾,在北京初步治疗后就被马玉玲接到黄骅。可当他们带着在北京医院使用普遍的拆钉器去当地医院拆钉时,医生却因为未使用过犯了难。

  采访中老伴打来电话,马玉玲话语间已称当初的“宿舍”为家。她说,学校很多从北京毕业到这里来的老师,已在当地买房安家。

  当马玉玲在给学生上英语课时,距此近200公里的唐山曹妃甸首钢京唐公司,北京人王莉正带领她的团队进行技术攻关。与中国各地进京追梦的年轻人不同,这批随首钢从北京而来的另一种“京漂”,正在这块面积几乎与澳门等大的盐碱滩上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钢厂。

  2007年3月12日开工建设的首钢京唐公司,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220余项,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达到三分之二。高炉水渣、钢渣等各类固体废弃物实现了100%循环利用,现有海水淡化技术不仅供应生产,还向唐山等地供水。

  王莉的丈夫是第一批到曹妃甸的首钢人。当年得知同单位的丈夫要到曹妃甸,正在国外留学的王莉打了越洋电话进行劝阻。

  戏剧性地是,留学期间外籍老师在讲解专业工艺时“有所保留”激发了王莉心中的荣誉感,2009年,她主动选择来到曹妃甸。她说,搬迁后的首钢实现了脱胎换骨,这个钢铁梦工厂承载着首钢几代人的梦想。

  但对于家人,王莉却充满歉意,古稀之年的父母并不能及时得到她的照顾,平时她只有周末才回北京。

  与天津相邻的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明和(芦台)科技有限公司内,副总经理冯广义正组织员工装货运往港口。这家在天津办了近20年的企业于2013年开始到河北芦台建厂。他指着对面的企业说,来这里的都看中了未来的前景,“那两家企业也是从天津来的”。

  随着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北京、天津项目走进河北已成常态。河北省常务副省长杨崇勇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河北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今年前10月,河北省引进北京天津项目3621个、资金274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9.6%和47.3%。

  当记者问及如果没有当年的北京奥运会,首钢是否还会搬出北京时?已从事冶金行业23年的王莉直言,其实2005年前后,首钢就借鉴世界先进钢企经验,在寻找外迁地。

  王莉认为,首钢想要发展搬迁势在必行,如今不仅寻找到了更广阔的空间,企业和他们也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