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两环看发展】北汽人在黄骅
在沧州黄骅生活着这样一群人,去年他们随着北京汽车制造厂整体搬迁从北京来到了渤海之滨,有的甚至全家都搬了过来,在这片新的热土上,生活、工作,实现着梦想。
孟为:试试吧,踩两脚油门试试,轰轰轰,今天是新件刚到,这不是他们刚试完嘛。
记者见到孟为时,他正在北汽黄骅新厂总装分厂的车间里忙碌着。这个28岁的小伙子个头不高,穿着一身干净的蓝色工装,瘦弱里透出一股精干。
孟为:你看这条线是乘用车线,包括我们这有传统车,勇士、驭胜007、路霸,这条线呢是轻卡线,生产卡车,那边还有一条面包车线。
今年是孟为在北京汽车厂工作的第六个年头,所不同的是,去年11月份他随着北汽新厂一起来到了黄骅,由一名普通员工升职为质量管理部副部长,负责新车质量检测。孟为说,像他这样,跟着厂子从北京搬到黄骅的员工大概有八九百人,大部分都成为新厂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孟为:Hello Tony,Good morning。
Tony :How are you?你好。
看完月度质量报告,孟为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衣服,又匆匆来到二楼的海外联络室。经过一个小时的交流,他终于和外国专家就一款新配件的技术问题达成一致。
孟为:OK?
Tony :All Right,See you later。
孟为:See you。
记者:这两个外国人是做什么的?
孟为:我们在南非有一个合资工厂,出口面包车的前期发现的一些问题,做的一些整改和改进,讨论这个事。
跟老外协调完技术问题,孟为松了口气,他跟记者笑着说,现在北汽黄骅新厂产的客车、货车、越野车都出口到了智利、阿联酋等17个国家了,以后可以直接开到黄骅港的国际货轮上,肯定省运费。
忙忙碌碌中,午休时间到了,虽然只有一个小时,孟为还是叫上同在厂子里工作的爱人王志杰,一起回家吃饭。王志杰是一名采购统计员,今年年初也从北汽总厂调到了黄骅。
记者:平常购物,买东西方便吗?
王志杰:还行,基本的生活用品这边还都能满足。
孟为:现在好多了,原来我们吃饭晚上六点就关门了,现在能到凌晨两三点钟,餐馆还开着呢,人多了主要是,北汽这一下来了两千多人,消费能力也上来了。
王志杰告诉记者,他们的儿子还只有十个月大,婆婆在家里帮着照看,现在厂子和家近了,中午也能回去看看老人和孩子了。开车十分钟,就到了王志杰他们租住的房子。
记者:做饭呢,这么香?这炒的什么菜啊?
孟妈妈:洋白菜、木耳、粉条。
孟为:儿子看看爸爸在哪儿呢?轩轩,爸爸呢?
王志杰:你说嗨,打个招呼。
孟为:你倒挺高兴的啊儿子。
简单吃过午饭,孟为和王志杰又匆匆赶回厂子。开车行驶在千亩厂区内,车窗外宽阔的厂区路、银色的新厂房交替闪过,孟为告诉我们,听说,当初为了争取北汽能落户到黄骅,黄骅两个月里完成了11个村3500亩地的征地拆迁。新厂区三年前奠基开工,到去年底第一辆黄骅产的“北京汽车”就下线了,北汽的“黄骅速度”让他们挺自豪。
孟为:黄骅这块儿所有的厂房、设备,重新设计规划布置的,整体上来讲应该说是焕然一新,场地变大了,管理上也有提升,不只是单纯的搬过来,产品质量呢应该说超过了北京的质量水平。
说的兴起,孟为开着车带记者在整个厂区里转了一大圈,他告诉记者,新厂面积是北京厂区的5倍,除了从北京来的近千名老员工,还培训招录了2000多名沧州当地的技术工人。现在黄骅新厂月产汽车超过万辆,生产能力已经超过了老北汽。而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年产40万辆,达到北京老厂的四倍。下一步,要是北京现代也整体搬迁到黄骅就更了不得了,年产百万辆不在话下。孟为说,老北汽在黄骅迎来了“第二春”,他们个人的梦想也变得越来越真切了。
孟为:我们刚到北汽的时候我们提了一个“北汽黄骅梦”,希望在黄骅这片热土上,比优争先吧,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个人也在不断的成长。也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提升整车的产品质量,最后能和合资品牌一较高下,哈哈。(河北电台记者宋书深、王利贺、冯丹、葛威、孙振宾、李芳、高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