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60年】跨越86年的亲情守望
1955年,分别了20年的李兆明(左一)与阿不都热再提·西力甫(右一)两兄弟重逢。
“我们家族分出李家这个分支,到现在延续了86年,已经传到第五代了。”9月23日傍晚,31岁的艾里菲娅盘坐在沙发上,一边逗着两岁多的儿子伊尔凡·吐尔逊,一边给记者述说着家族的来龙去脉。“很多人说,我们尼亚孜家的故事就是一部纪录片。”她的家族故事,要从1929年讲起……
战乱中离别,小兆明被尼亚孜收养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于多事之秋。当时国力羸弱,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强敌环伺,民不聊生,即使是偏远的新疆南疆地区也未能幸免。
1929年,家住巴楚县城的李兆明跟随家人一路辗转到达阿克苏,在政府指定的难民区被收容后不久,母亲不幸染病去世,兄弟姐妹7人失散,年仅5岁的他成了孤儿。而艾里菲娅的曾祖父尼亚孜·西力甫·艾比祖拉当时在阿克苏地区当专员,在难民区巡视时见到了无家可归的李兆明。这个与自己小儿子阿不都热再提·西力甫年纪相仿的孩子,身体瘦弱单薄让人分外怜惜,于是他将李兆明带回了家,并给他取了一个新名字——“阿不拉江·尼亚孜”。
阿不都热再提与李兆明同在一个班,每天上学下学,在新式课堂里学习算术、语文和音乐,在这个家庭里每天同吃同住同学习,小哥俩的关系最好。
尼亚孜家族世代在吐鲁番经商,是当地的望族。由于经济宽裕,尼亚孜从小上私塾,青年时期又接受了当时的新式教育,是典型的进步青年。“曾祖父思想开明,特别重视教育,他有4个子女,加上后来收养的李兆明爷爷,都被送到了新式学堂去学习文化知识。”艾里菲娅说。
1936年,李兆明12岁时,尼亚孜被调任驻苏联塔什干领事馆任副大使,举家搬离阿克苏去苏联。此时,李兆明被已成家的姐姐找到,留了下来。
谁知,这一别竟成为永诀,李兆明从此再也没有见到养父尼亚孜。“曾祖父特别有正义感,非常爱国。当年盛世才统治新疆,对民主进步人士特别忌恨,1942年,曾祖父被从国外召了回来。结果一回来就被关进监狱,直到被秘密杀害,家人再也没能跟他见上一面。”由于尼亚孜回国后一直被监禁,全家人都过着漂泊流离的日子。在通信不畅的情况下,李家人与尼亚孜家族失去了联系,这一断,就是近20年。
2012年,尼亚孜家族部分成员合影。(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重逢在新中国,一家人约定再不分开
自从1936年与尼亚孜一家分别后,李兆明一直以为家人已定居国外。随后,他在乌鲁木齐成家立业,并有了6个子女。但李兆明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亲人的努力。
“养父敞开怀抱,视我如己出。从小我就明白,今生都是尼亚孜家族的一员。身处这个大家庭,我从小就接受了民族文化的熏陶,也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让我摆脱了愚昧。家人的热情关怀,让我忘记痛苦,获得幸福。”李兆明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
因为从小上的是维吾尔语学堂,李兆明的维吾尔语言能力卓越,读写能力出众。解放后,他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工作,担任翻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段资料上查阅到被盛世才秘密杀害的一批进步人士名单,发现上面有父亲尼亚孜的名字。
1955年,经多方努力,李兆明托朋友找到了流散在乌鲁木齐的弟弟阿不都热再提·西力甫。“阔别20年,两兄弟再见面,抱头痛哭。”电话里,李兆明的大儿子李跃军回忆道。
“最左边的是爷爷,紧挨着的是李兆明爷爷,当时听说亲人找到了,舅爷爷和四爷爷也从吐鲁番赶了过来。”一张泛黄的4人合影照片记录了罹患战乱后亲人重逢的场景,艾里菲娅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上爷爷们当年青春的面庞。照片上,阿不都热再提·西力甫和李兆明都穿着藏青色中山装,留着那个时代标准的寸头。
从那时起,家族就定下了一个永远的约定,一家人再也不分开!“李兆明爷爷在新疆翻译界有很高的声望。他还用维吾尔语出版过维、汉翻译的法律词典。60年代,李兆明爷爷本有机会调到北京工作,为了这个约定,他最终放弃了。”艾里菲娅说。
传递亲情接力棒,延续家族故事
随着李家的再度回归,亲情的接续,尼亚孜家族年轻一代的故事也在不断上演。阿不都热再提·西力甫的儿子艾里根·热西提与李兆明的儿子李跃军接过了父辈的“亲情接力棒”。
“1976年,我爸爸和李跃军伯伯一起上山下乡。当时两个人住的村子相隔40多公里,每个周末,他们都要团聚,两个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艾里菲娅说。
艾里菲娅说,小时候,一到古尔邦节、春节,亲戚们就会聚在一起,听长辈们谈家族中每个人小时候的趣事,“比我们现在老用微信、打电话交流有意思得多。”
“李跃军伯伯的儿子前几年在成都工作后把家安在了那里,他的孙子在那里出生。而我也结了婚,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从曾祖父算下来,我们家族的第五代这几年也陆续降生了。”艾里菲娅说。
尼亚孜家族经过了解放前的颠沛流离,如今家族人丁兴旺。在乌鲁木齐、伊犁、克拉玛依、吐鲁番到处开枝散叶。但因为各个小家庭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亲戚们平时很难聚首。“2012年元宵节,趁着舅爷爷的孙女结婚,我们家族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聚会,吐鲁番的亲戚赶了过来,乌鲁木齐的李跃军大伯、三姑妈李萍华还有克拉玛依的两个伯伯也来了……30多个人,一起吃了顿团圆饭。”艾里菲娅说。
也正是在这次聚会上,李跃军告诉家族所有人,2004年,李兆明重病弥留之际,将他们兄妹六人召集到病床前叮嘱说:“人要懂得感恩,如果当年不是尼亚孜爸爸收留我,就没有我们李家现在这么一大家人。”老爷子还让子女们手挽着手定下一条家规:“我们的子孙,无论任何时候,都要记得,我们是尼亚孜家族的一支,要和家族永远团结在一起。”
“从曾祖父起,到现在,我们这一大家族有五六十人了,我们都要铭记我们从哪里来。亲戚们都想到尼亚孜爷爷曾长期工作过的阿克苏去寻根。”李跃军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将来不管子孙走到哪里,他都要知道尼亚孜家族的历史。”
艾里菲娅说,阿不都热再提爷爷说过,1929年到1936年,曾祖父在阿克苏做专员时的7年里,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他兴修水利,还特别注重教育,到处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当地第一所女子学校,也就是阿克苏师范学校的前身。“允许女孩去上学,这在解放前,尤其是南疆地区,是开风气之先的。从这点上,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在当地肯定能追寻到他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