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河北赞皇活用“非遗” 感受唐朝宰相故里深厚文脉
太行一分区司令部旧址 杜广聚 摄
中新网石家庄9月16日电 (俱凝搏 李茜)千年古县河北省赞皇县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先后出过12位宰相、3位状元,史称“文星聚秀之地”,因在唐代出过6任宰相,也被称为“唐相故里”,尤其是政治家李德裕更是声名远播。如今,当地依托非遗文化和太行山山水资源,不仅打造文化古镇,传播厚学之风,也为当地脱贫致富注入新活力。
第七届石家庄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于9月15日至16日在河北省赞皇县举办。如何将这些文化打造成文旅产品,成为一张流动的“地方名片”,赞皇县深入挖掘自己的文创产品,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留住文化印迹拥抱“诗和远方”
赞皇正在逐步开发“唐相故里”这一文化品牌,深入挖掘赞皇县“五山二水一故里”的文化与生态内涵,打造德裕古镇文化体验区,并建有德裕书院、青云塔、崇文街、状元楼等多个景点。
拔地而起的青云塔、笔直宽阔的崇文街、错落有致的唐代风格小屋……走进赞皇县德裕古镇,可以看到这里的建筑巍峨严整,气势恢宏,展示出独具特色的唐代风韵。
德裕古镇依托赞皇唐相故里等人文资源,展现出了唐代风采。古镇内的吉甫书院有萌学堂、孝德堂、知礼堂等多个学堂,依托唐朝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为游客提供家庭式、体验式、全龄化学习体验平台。
宰相园 杨禄祥 摄厚重底蕴串起文旅融合快车道
文化是旅游之“魂”,对提升旅游品质、丰富旅游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冀西十三县,赞皇是模范”,赞皇是革命老区,是八路军太行一分区司令部和冀西特委所在地,邓小平、陈锡联、秦基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穿过赞皇县黄北坪村的小路,便来到太行第一军分区司令部旧址。
进入司令部旧址,处处都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气息。“前些年,县委、县政府将太行第一军分区司令部旧址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后,乡政府本着修旧如旧原则,将司令部旧址重新进行了翻修改造。如今,经常会有游客到这里追寻当年的红色记忆。”黄北坪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除了太行第一军分区司令部旧址,黄北坪乡还有长沙烈士纪念碑园、中马峪承审处旧址、朝鲜烈士墓等红色旅游景点。
赞皇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涛表示,此次旅发大会充分将赞皇特色文化融入规划设计风格、景区景点建设、环境场景提升、民俗展演和实景演出等内容和形式,充分展现老区赞皇的文化名片。
原村土布博物馆 赞皇宣传部供图活用“非遗”展现文旅新活力
为了让文化“活”起来,给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赞皇县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结合地域特色,大力开发文旅项目,以文化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赞皇培育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公布66项,申报成功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金丝枣酒、蕊源蜂蜜等等,每一项文化遗产都是赞皇文化的积淀和赞皇民众智慧的结晶。
吱呀吱呀的原始纺车,古朴的木质转轮,不停转动的梭子……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第三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崔雪琴,用最古朴的工具织就一幅幅美丽多彩的土布画卷。
7架手摇纺车和5台木结构的织布机,赞皇原村土布历经三代传人的努力,逐渐走上了正轨,由原来较为单一的图案发展到了2000多种,还延伸出了家居用品、服装服饰等六大系列。
崔雪琴还带头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免费给社员提供彩棉种子,成棉后由合作社收购,统一压榨后再分发给社员纺成棉线。在她的带领下,生活在大山里的贫困农民开始走上了稳定的脱贫增收路。
不仅如此,崔雪琴还搭乘非遗顺风车,抓住国家全面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机遇,建立了原村非遗文化产业园。产业园里不仅有原村土布酒店、土布非遗博物馆,同时还有扶贫就业工坊等场所。
赞皇县传承原村土布、金丝枣酒等非遗文化把更多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注入景区景点,让游客在漫游体验中驻足留意,在观光游览中感知文化魅力,讲好“有意义、有意思”的故事,让人们循着故事来、带着故事走。
据悉,大会期间还将期举办赞皇文化书画展、赞皇风光摄影展、非遗土布文化展演、“梦回大唐”情景剧、“铁龙灯”、腰鼓舞、河东旗鼓表演等特色专题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深入挖掘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充分展示赞皇县的大好风光和生态环境,借旅发大会东风,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凸显老区赞皇文化特色理念,加快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强县转变。(完)
编辑:【郝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