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赞皇县生态立县:荒山变青山 青山变金山
初冬时节,太行山深处的赞皇县呈现一片火热的植树场面。今年秋冬季,我市在山区县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建设热潮,作为我市经济林建设样本的赞皇县更是全民发动,在太行山上拉开了一个个造林植树的“战场”,一棵棵核桃树苗带着人们的希望栽植入土,等待着来年的新绿和以后的丰收。
近三年来,赞皇县委、县政府坚持走生态立县、绿色发展、“靠山养山”的发展新路,把一家家煤场变成了林场,把一座座矿山变成了青山,并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林,实现了储绿与富民的双赢。特别是近两年,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植树绿化和增加收入相结合,把调整结构和培育产业相结合,在发展生态林的同时,重点发展经济林,让树“既长叶子,也长票子”。
传统模式弊端凸显
下定决心“生态立县”
赞皇是个全山区县,“七山二滩一分田”。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受传统“靠山吃山”思维影响,这个县大力鼓励和支持开发矿产资源,一度出现了一大批小矿山、小煤场、小沙石场。煤场、小化工厂、沙场、小矿山等落后产能的税收,一度占全县4.3亿元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植被被大量破坏,很多山岭被挖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这种‘吃’法无异于饮鸩止渴、竭泽而渔。”赞皇县主要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传统的“靠山吃山”把赞皇县的优势“吃”没了。市委、市政府对赞皇县的定位是省会西部生态屏障,守护好自身的生态环境也是赞皇县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经过各层面的统一思想,全县上下逐步认识到,赞皇县决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为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弃长取短”、竭泽而渔,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做足生态文章,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从2012年开始,赞皇县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出拯救生态环境“组合拳”:关停几百家煤场,取缔了小炼油厂等非法企业45家,关停石子加工厂59家,并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矿山企业规范整治等工程。
2012年,赞皇县在全省率先提出争创国家级生态县目标,聘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了高标准的《赞皇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目标。利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级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省级园林县城创建”三大平台,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全县各项重点工作,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大规模植树造林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水平
近年来,赞皇县成功探索多种山区绿化模式:有以大枣、核桃片区为代表的“政府引导、全民参与”模式;以北清河农业科技示范区为代表的“土地流转、集中经营”模式;以鲍家滩樱桃园、松会葡萄园为代表的“荒山承包、大户开发”模式等多种成功运作模式,实现了“社会得绿、农民得利”的目标,在全县形成了以林果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格局,先后培育了大枣、核桃、板栗、苹果、樱桃、蓝莓、葡萄等“十大”特色林果产业隆起带,昔日的荒山秃岭、矿坑、石窝变成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绿草成茵、瓜果飘香的“绿色银行”。全县经济林面积达到90万亩,其中大枣45万亩,核桃40万亩,成为促进全县脱贫致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以满山的苍翠做资本,以丰富的林产品为资源,把青山美和产品美相衔接,把产业绿与碧水绿相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使生态文明走向更加宽广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