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简政削权配置市场化资源
贵州:简政削权配置市场化资源
■释放空间谋变革
小编小语
智慧是人类独有的,本应是最活跃的资本要素,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停步于“灵光一闪”,改变财政投入成果不转化的窘况究竟该从哪入手?
坚持市场、需求、目标、绩效、问题这五个导向,贵州拉拽起改革的“牛鼻子”,应对需求、拷问绩效,不可能不痛。改革就是要在疼痛中蜕变,让此前认为的所谓不可能成为可能。
“让他们去做管理,我觉得不是难事。”小编此前采访的一位专做成果转化的业界能人这样评价科研人员办企业。这与此前“科研人员不擅长转化”的判断完全相左,从高校的实践看来,能够“灵光一闪”的智者在转战其他领域时,只要机制体制对路,仍可游刃有余。“关键是要把他们逼到那个份上。”
在导向确定的基础上,“6+1”的行动又为蜕变提供助力,计划后补助、资金七成专向转化类项目、完善大信息平台、大仪器共享的服务。“甜瓜”加“大棒”屡试屡爽,关键在执行力度、落实深度。
科技日报讯(记者刘志强)2月12日召开的贵州省科技工作会上获悉,今年该省将紧紧围绕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在简政削权、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并重、市场化配置资源上下功夫,实现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45%、全社会R&D经费投入达到6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00亿元的目标任务。
贵州省科技厅长陈坚强调,今年工作重心将放在坚持“五个导向”、实施“6+1行动”上。他说,探索新常态下科技工作的新路径必须坚持市场、需求、目标、绩效、问题这“五个导向”。即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和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发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作用;主动了解需求、研究需求、回应需求,从企业和社会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入手,围绕需求来部署和谋划创新活动;紧紧围绕依靠科技创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十二五”科技和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着力完善有利于推进工作落实的体制机制和工作举措;把科技成果是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出了多少效益、做出了多少社会贡献作为评判科技创新成效的重要指标;完善制约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不利于创新发展的问题,激活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陈坚提出贵州将具体实施“6+1”科技行动。第一,实施科技管理改革行动,着力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科技部门要转变职能,从过去主要抓具体项目的立项管理和组织实施,向主抓服务转变;要进一步精简评审项目、简化评审环节、完善评审机制,避免浪费和重复研究;要积极推行网上评审,加紧制定并施行标准规范,申报支持的项目通过网上审核进行排队后自动生成,不再集中评审,实现快捷高效、公平公正公开和可追溯;现有科技计划以后将主要采取基金和后补助方式支持,省级财政研发资金70%以上将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要推行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股权和分红激励等政策,制定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地方细则,使创新收益更多向研发团队和人员倾斜。
第二,实施科技平台建设行动,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点推进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加快贵州科学城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以大射电天文望远镜科学工程为载体,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以部省会商平台为载体,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第三,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行动,着力打造顶天立地的领军型企业和铺天盖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采取风险补偿、贴息资助、后补助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企业成长梯队建设。今年将遴选培育2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2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0家科技型种子企业、4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第四,实施科技金融融合行动,着力发展和用好各类创投基金。加紧研究制定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具体措施,建立具有贵州特色的让利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引导刺激省内外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和投资机构以各种形式参与贵州科技金融活动,支持创新驱动。
第五,实施科技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着力强化信息化手段支撑科技服务业发展。以网上科技商城、生产力促进中心、大仪和文献共享平台等的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机构,完善支持服务机构的奖补办法,对创新创业提供各方面的科技服务,让创业更简单、创新更便捷。
第六,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行动,着力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政策,积极营造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突出高端人才的培养;实施“百千万”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大力发展职业农民。
第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力争专利授权量增加到13900件,促进核心专利技术的实施及转化运用,开展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对重大产业规划、重大投资活动提出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