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态农业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贵州扎实推进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22.07.2014  16:12
7月10日,贵州省正式启动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之前的6月5日,贵州省政府召开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经半年多调研和专家指导编制的《关于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贵州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审议。

据了解,贵州作为全国12个农村信息化示范省之一,已成立由省长陈敏尔任组长、副省长何力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构建起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指导协调信息化示范省的建设。现已整合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农经网、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共享等农村信息化资源,拥有信息采集与信息服务员1.5万余人,通过互联网、短信、电话、信息大篷车方式年开展近1000万人次的信息服务。副省长何力说,互联网为贵州传统生态农业的裂变、新生注入了无限能量。而去年12月,科技部、中组部、工信部联合批复贵州成为第三批国家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省,对提升贵州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服务三农及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是创造了极好的加速发展机遇。

去年底,湄潭县核桃坝村支书陈廷明在科技部领导和有关专家调研农村信息化情况时,深有感触地说:农村信息化很重要,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他在村农民多功能信息服务站里介绍,这个以茶产业富甲全县的村,近几年以打造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充分挖掘茶文化内涵,大力推进以“千壶园”为主体格调的村庄集镇化示范点建设。村老年公寓、村级卫生院、茶文化广场、旅游接待停车场、茶青市场、标准化垂钓竞技场、文化“翠缘”接待中心等相继建成。有了产业,有了产品,有了宾馆酒店,怎样把产品卖出去,怎样引来更多的游客,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他说还是要靠信息化。只有依托互联网才能更好、更便利地宣传和销售他们的好茶叶、原生态的乡村旅游等,同时为当地农户在购物、售货、缴费、创业、出行、咨询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

贵州高原喀斯特山区多产独有、稀有的特色优质生态农产品。尤其近些年在科技支撑下,这些产品独特品质进一步得到保障,规模得到较大提升。但是,要让这些以往生长在大山里的有机、健康、珍稀生态农产品能够便捷地进入千万里之外的寻常百姓家,成为餐桌上安全健康美食,却有很多路要走。

据介绍,贵州将顺应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通过实施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建成1个综合平台、3大支撑体系、3个示范工程。即建成集信息资源总量达500T以上的数据交换中心、日平均更新发布信息20000条以上的门户网站和“三农”呼叫中心于一体的省级农村综合信息平台;建成“三网融合”农村信息高速通道、“多功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百千万”农村信息咨询服务队伍3大支撑体系;开展特色农产品和林产品电子商务服务示范,组织5000个特色农产品和林产品上网销售,发展1000家以上涉农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开展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及八大特色产业信息应用示范,建设百个现代农业园区信息管理系统及园区网站群,在50个省级重点农业园区开展物联网及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信息服务示范,建设乡村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打造“多彩贵州”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品牌,在省内乡村旅游聚集地、农业观光园区等地建立50个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示范点,发展乡村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商家1000家以上的3大示范工程。

贵州省科技厅厅长陈坚说,传统生态农业产业的沉淀,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上的支撑,提升了贵州农产品品质和规模,为现代IT技术的运用奠定了基础条件,有效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和作业效率,不仅实现消费者足不出户网购生鲜食品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农技服务信息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冷链、食品安全云等的建设,创造了一个透明的生产、供应链体系,构建起了绿色、有机、健康、生态食品从田间走上餐桌的安全快捷通道,拉近了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让生产信息更加透明,让生产更加高效有序,让消费者吃得更加放心。

总之,贵州将充分应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构重组生态农业的传统生产关系,有效解决农产品过去在流通上“你不知道;你知道,但吃不到;你知道,能吃到,但不敢吃”的困局,大幅度提升生态农业产业的水平和效益。届时,市场健康消费需求将与生态农产品的规范化、规模化和个性化研发、生产形成良性互动,贵州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指日可待。

    (稿件由本报贵州记者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