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
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详解央行组合式降准
2月4日晚间,央行发布了普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降准措施的消息。就此次组合式降准,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就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降准凸显三大政策意图
“此次降准主要有三方面的政策意图。”陆磊表示,首先,这是根据目前我国整个货币供应量水平来进行的摆布和安排。从2014年情况看,我国已从以往的“双顺差”格局变成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逆差,这会给金融体系流动性造成影响。此次降准就是根据目前资金面出现的结构性新情况的弥补性操作,是对流动性状况的实时反应。
其次,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我国春节前的现金需求往往很大,从历年的情况看,大约每年有较大规模的流动性缺口,仅靠公开市场操作不足以弥补这些季节性的资金缺口。降准的实施将与公开市场操作一起,有效调节资金供给。
再次,此次降准出于定向调控的实际需要。此次降准旨在发挥货币政策支农、支小的作用,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进行结构性资金注入,主要还是希望货币资金可以进入小微企业和“三农”,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这种操作特点亦是对2014年两次定向降准思路的延续。
降准并不意味着强刺激的开始
“我个人不太赞成把这次降准看成是降准通道的开启。实际上,央行是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流动性状况来进行松紧适度的流动性调控。”陆磊表示,有观点认为这是强刺激的开始,这点我更不认同,因为任何国家央行的货币政策制定都是根据宏观经济实际运行来相机抉择的,这里面可能包括降息、降准操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强刺激的开始。
根据目前经济指标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正在经历从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过程,根据经济的发展态势来进行政策的调整是客观需要,也是顺应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陆磊认为,目前我国结构调整压力还很大,定向降准的实施,不是“大水漫灌”,其主要目的还是希望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达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保持定力。
陆磊还强调,从各国的 实践 经验看,单纯依靠货币政策的放松不足以带动经济发展;实际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永远不可能取代实体经济的活跃度和竞争力。但同时,政策的预调、微调有利于促进经济稳定,给结构调整争取时间和空间,我国也试图加强这方面的政策实践。
定向降准对于缓解融资难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此次普降和定向降准的政策效果,陆磊的预期比较乐观。他表示,从对去年的两次定向降准效果的评估看,相关研究证明,去年二至四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下降,总体融资成本水平明显呈现下降通道。这显示,两次定向降准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相信此次降准也会对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就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陆磊表示,尽管目前政策正在积极发挥作用并着力解决、改善这些问题,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是经济周期发展“三期叠加”的客观反映,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是全球性的现象。目前无论从政策面还是金融改革方面,国家都在积极着力于这项工作,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发挥货币政策的定向调节作用等,如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提供更多融资产品等,都起到了一定效果。虽然融资难问题还没有完全得以解决,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对缓解融资难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根据央行此前的抽样统计数据,2014年12月末,企业贷款利率比2014年年初下降5个基点,比三季度末下降14个基点。其中,小型企业贷款利率和年初基本持平,比三季度末下降9个基点;微型企业贷款利率比年初下降17个基点,比三季度末下降9个基点。同时,小微企业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贷款更多投向涉农和制造业小微企业,并逐步收缩房地产类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
对于市场质疑的货币政策的滞后性问题,陆磊表示,货币政策不存在滞后问题。这是因为政策制定通常要考虑一揽子目标。尽管目前PPI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均不及预期,但目前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牛娟娟)
编辑: 石家庄新闻网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