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先生 脉脉心香

10.09.2015  15:05

  “先生,几千年的敬语,也被冬烘过,也被秋杀过。如果说民国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犹如华夏的背影,渐行渐远。民国的学者、政要、作家、名士,纵有诸多称呼,终不及‘先生’二字来得亲近且大气,可以俯身,可以仰望。

  这是记录片《先生》画外音中的句子,我虔诚地用双手把它们捧到这里来,供奉在我心之佛龛灵位面前。让我们低头默哀,当年她走谁也没见她最后一面,可是当年我们祖母式的英语老师,到今天她的一颦一笑,一来一去,课堂上的亲切话语,课外的那一帧娇小的背影,是不是还像昨天一样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要保持沉默,哪怕是三分钟,静静地默念:“Mrs谭,我们的英语先生,你在天堂还好吗?

  我的初中英语老师,我那个六十花甲年岁还在讲坛上坚守,辛勤教学的谭先生!初中毕业快三十年了,我一直觉得,应该称她为我的“英语谭先生”。从今天她教过的桃李弟子的成就和人品来看,我们称她为“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读书多年,我是个民国迷,先生“”,所有的人物传记中几乎都与先生有关——陈寅恪,梁启超,赵元任,王国维,鲁迅,胡适,蔡元培……他们是民国时期国家文化的扛鼎。

  1983年,我和我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石头桥重点初级中学,姐在16班,我在15班。谭先生教初一,教我,也教我姐。我属于闷闷的笨丫头,有点单纯,有些“”,从不惹人注意,更不被各位老师注意。我爱躲在角落里不出声,不主动回答问题,喜欢孤单地来去。而我姐正好相反,活泼好动,快人快语,身边一大堆朋友。谭先生很快就记住了我姐的名字,我活在我姐的阴影里,从很小就是,我们的发型一样,我们的服装一样,我们的书包一样,父母为了省钱,总是一买双份,多买一份价格便宜。

  谭先生总以为我和我姐是双胞胎,而且以为胖的我是姐,瘦的那个是妹。我也不去特意更正,反正我们都是“sister”,谁大谁小无所谓。

  六十多岁的谭老师,在下课的时候,迈着她的小脚(到现在我也确信,她绝对是大家小姐的身份,从她的脚到身段,不可能是民间俗家女子,至少是读过洋书的小家碧玉。)从16班步履轻盈的走进15班教室。她走近我,我怯怯地,低着头打招呼:“谭老师好!”她摸着我的马尾辫,脸上漾起笑容,那一刻我突然想到小说里的“优雅”二字——先生的优雅,岁月挡不住。她温和轻柔地问我:“文静,这回我记住了,辫子粗的,头发长的是你,你是妹妹。辫子细的,头发短的,活泼好动的,爱打球的,是姐姐王文红。Ok?”我不好意思,不敢直视她的眼睛,她和我奶奶差不多年纪,但我乡村的奶奶哪里有谭老师的学品和气质。谭老师虽然头发花白,脸上也有了皱纹,可看上去依然如兰如菊,幽香怡人。

  私底下,同学们纷纷传说,我们的谭老师人生坎坷,经受了太多苦难折磨。她的爱情和婚姻,起起伏伏,不断更迭,岁月给她带来太多的苦和痛。她的孩子们在那样的环境里,依然非常优秀,母亲是教师,儿女都是教师,实属书香之家。而且据说它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在县城重点高中教英语,是母亲的骄傲。

  这私下议论谭先生的话,我深深记在心里,作为先生的学生,我也渴望有一天登上讲台,也做谭先生那样的女先生。我必须更加努力,教育学生,教育我的两个女儿,就像当年我祖母式的谭老师,把她那种先生的学品和气质往下传承。就像纪录片中的画外音:“民国的学者、政要、作家、名士,纵有诸多称呼,终不及‘先生’二字来得亲近且大气,可以俯身,可以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