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付宝”

08.12.2015  10:03

国内造纸业水处理领域,有个业内闻名的“技术大牛”——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朱勇强教授,许多中小企业争相登门请贤。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最初的辛酸——靠着拍胸脯“产品没有效果不收钱”,才能说服企业尝试新技术。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产学研第一线,仍有相当一部分彼此有意的高校专家与企业,因为“谁先出钱”的僵局,遭遇“还没开始就结束”的窘境。一位机械行业投资者坦言:“厂里本来资金就紧,高校专家来攻关技术难题,一次试制成本100多万,万一失败了,实在承受不起。校方如果能先做一个出来,效果好,我立马签合同付钱。”科研机构专家也想不通:“我提供技术服务,难道还要我垫钱?

应用技术学院科技处处长韩生直言,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为支撑的创新体系,从来不应靠“一方委屈”来达成。正在推进中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22条”)中明确“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服务体系和支持创新的功能型平台”。校企合作,这“最后一公里”如何大步跨越,值得深究。

校企“相亲”急需第三方把关

纠结于谁先出钱,归根到底是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互信问题。发展更为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已成当务之急,”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强说。他以网络购物打比方:在其发展之初,同样面临“信任僵局”,卖家怕收不到钱不敢发货、买家怕货不对板不敢付钱,直到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大规模推广使用,买卖双方都打消了顾虑,网购产业就此井喷。技术服务领域,同样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4年,专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类似“支付宝”服务的平台已经产生。由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会等三方共同设立“联盟计划”。每年邀请企业在平台上发布技术难题,本市20多所应用型高校提出技术路线和初步解决方案,进行竞标,最终由业内权威专家评审,校企“相亲”由第三方专业评估把关。不仅如此,“联盟计划”还为牵线成功的技术服务项目提供20%的补贴,上限10万元,进一步鼓励企业借力创新。统计显示,12年间,共有1523个企业难题在此征答,最终通过评审合作成功的615项,或资助金额6095万元,更由此带动企业研发经费3.3亿元。

奉贤平安高压阀门公司书记范国良记得,当时企业生产用于电厂的高压阀门,震动小、抗汽蚀效果好的产品生产技术一度被德国、日本垄断。为了寻求技术升级,他们曾想过直接向国外购买,打听下来起码1000万,实在下不了决心。终于在“联盟计划”的平台上,他们与上海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一拍即合,投入50万科研经费,就完成技术研发。如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阀门不仅卖到了全国的电厂,还远销中东、印度等地,去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第一步走得那么好,我们更有信心了,现在跟上海的大学、科研院所一共有三个合作项目,”范国良说。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一“联盟计划”今年面临缩水。往年每年200多个申请项目,基本可有五分之二通过评审,去年获得资助的企业共91家。而今年这一数字降到67项,有20多个项目被遗憾放弃,其中部分校企合作陷入僵局。据了解,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和科创中心22条的落地,越来越多中小微企业蓬勃生长。这一过程中,资金、评估等科技服务助力的需求不断扩大,各层面的科技服务机构都亟待能级提升。

企业科研院所之间需要“白脸

亚新连铸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喜报频传,他们生产的炼钢设备核心部件的液压控制装置,连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成果金奖。这一切,都源于几年前公司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科研团队的牵手。不过,总经理严万安也道出过程波折重重。原来,当时掌握液压控制装置高性能制造技术的,主要是德国和意大利的厂家,亚新接到订单后,如果客户提出高性能要求,只能转而向德意发出外包部件订单,外方不仅要价高,也拖慢了整个产品的加工响应时间。为此,企业辗转找到应用技术学院的专家,在技术上谈得情投意合,最终携手前却卡了壳。

技术试制成本是我考虑的重要因素,当时企业刚起步,万一失败了打击太大;而更重要的是如果新技术研发成功了,这个知识产权归属如何判定?我们心里更没底,”严万安说,对企业来说,资金、技术都是命脉,实在不敢“轻举妄动”。所幸,在“联盟计划”的牵线搭桥下,两家终于牵手成功。而在知识产权上的分割、技术合作的规范也在平台上得到了保障。

在企业和科研院所间,需要有个“白脸”,来讲价钱谈利益、来拍胸脯确保技术水平,但除此以外,更多科技服务中介的专业技术,是企业和专家们同样看重的。这个“专业白脸”不好当。

朱勇强记忆犹新的是,曾经有一次与一家纸厂签约谈判报价时,他提出参照节能灯产业常用的“能源合同”方式,即不直接购买产品,而是从纸厂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后省下的成本中约定比例分成。最终,由于无暇估算这个合理的百分比,未能如愿。“术业有专攻,让研究人员谈钱着实牵扯精力,有时也拉不下脸。如果能有更多专业人士参与,会轻松不少。”朱教授道出了不少科研人员的心声。

一多一少”盼体制内外创新

这样的呼声正在得到响应。9月,市科委颁布《关于试点开展2015年度上海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为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将重点围绕技术转移服务、科技咨询服务,以科技企业创新需求为出发点,培育一批具有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的科技服务机构,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服务人才和团队。

其中,不仅包括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整合科研资源、创新组织模式,组建从事技术转移的服务机构,面向市场提供专业化服务;还包括“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从事技术转移、科技咨询领域科技服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更激励集聚国内外从事技术人才培训、技术战略规划、技术搜索、知识产权分析和技术评估等的服务机构。

科技中介服务领域,更多体制内外创新迫在眉睫,”上理工科技处处长张大伟说。他道出如今“一少一多”现状:国内,除了高校逐步在各地落子开出“技术转移工作站”、技术专业公司以外,其他体制外的较为成熟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很少;与之相反的是,国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看准这一空白市场伸出触角,意图试水。近期,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国际技术转移公司以及以技术服务中介为业务主体的国际协作网正与多所高校频频接触。张大伟说,“我们也很希望国内能有更多专业化服务机构,为科研团队牵线搭桥,让他们发挥更大作用。”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对科研服务中介机构,也可适当引入新的金融工具,如鼓励天使投资进驻,在中介服务的过程中,提供更多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