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农大好故事》感想
外国语学院 英语1301班张炳炜
追着看了一年《农大好故事》系列,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教我们的这些老师们身上发生的故事。在这里,不再有“老师和学生成不了朋友”一说,因为亲切的张小倩老师会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朋友,教导他们做人、做学问。在这里,不再有“教师是一个清闲教课的职业”这样的误解,因为会有像杜国强教授的老师奔走于田间地头,把知识付诸于实践,不追逐名利。在老师的眼里,回报是学生成人成才。深受爱戴的白银凤老师,从“白阿姨”变成了“白奶奶”,她用最朴实的爱温暖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学业道理,还是生活困扰,抑或只是感情中无法解开的小心结,周燕老师都会细心分析,找到办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在我们求学的这条道路上,始终会有老师并行,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我们。我想正是这群优秀教师的陪伴,才让我们求学路上不孤单。正是这么多尽职尽责的老师的涌现,才让农大“教育的大楼”越盖越稳,才让农大的教育事业不断向前!而百年农大有着深厚的教育基底,是与众多爱岗敬业的教师分不开的。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才让校园嗅出“传承”的气息,让脚下这片土地散发“拼搏”的味道。
园艺学院 园艺1307班吕星
最喜欢看《农大好故事》栏目里那些优秀学长、学姐的故事。他们都是农大学子中普通的一员,但是他们用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实践为大家诠释了优秀大学生的丰富内涵,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师峰活得很精彩,他在学习和生活中架起一座桥,呵护家人,历练自己,生如夏花般灿烂。经营“诚信驿站”的同学们用热情传播信念,用行动诠释诚信。励志学长刘常辉面多厄运,并没有被生活击垮,无论何时无论何事,他都以微笑面对。李清扬学姐用丰富的生活经历和超乎常人的毅力,为大家诠释,优秀是奋力前行的品质。这些人和事都告诉我们要坚持梦想,用刻苦学习和奋力拼搏把握自己的命运,度过大学生活的每一天。
多读几篇农大好故事,我们就会慢慢发现,一所大学能够赋予我们的,不止是安身立命的科学知识,更是其中来自五湖四海优秀的人聚在一起时形成的魔力气场。
机电工程学院测控1401 李晓婉
一篇篇《农大好故事》,带给我深深地触动和心灵的震撼。一张张质朴的笑脸,一幅幅钻研认真的画面,农大的教授们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们“勤奋,务实,求是”的深刻含义。在这里,有情洒太行的追梦人李保国教授,他有着憨厚的笑容,不屈的毅力,九年的村居生活,让一个满目疮痍的小村落走上致富的道路;有30年来一直与枣为伴,并在枣树研究领域取得了不俗的建树枣树专家刘孟军教授;更有探索坝上生态系统运动规律、寻求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被人们称为坝上农民致富的福星的张立峰教授。每一位教授,他们不再是学生仰望而不可及的人物,他们严谨,却有着对学生解惑的耐心和笑容,他们伟岸,却有着深入田间的不辞辛劳与坚韧!
在农大悠久的办学历程中,正是这样一批批优秀的专家教授服务“三农”,在科研上攻克一个个难关,他们以自身坚毅不屈,矢志不移的逐梦态度影响着一批批农大学子。正是他们的专业博学,为每一位求知求学的人插上梦的翅膀,他们,用汗水与辛劳换取一个个喜人的科研成果,却依然是那个淡然处之的追梦人。勤奋坚毅,淡泊宁静,正是农大教授们身上熠熠发光的精神品质,我们,向他们致敬,更不忘向他们学习!
城建学院水利水电1401 夏艺铭
读《农大好故事》感触颇深,尤其是那一个个团队,使我们懂得了团队的意义。因为团队的力量,所以督导组的老教授们以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带动了一批青年教师的成长;因为团队的力量,所以诚信驿站的志愿者们用热情传播信念,用行动诠释诚信;因为团队的力量,所以我校体育代表团用辛勤的汗水捧回了一座座奖杯;因为团队的力量,园艺学院蔬菜遗传育种团队使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不可能永远一个人,总会有个时刻处于某个团队之中。一个团队教会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团结合作,或许是对工作的责任感:或许是对他人的诚信和温暖:或许是对生命的认真和刻苦。而在农大中,也因为有这样一个个团队的存在,从而汇集成农大力量。
经济贸易学院 国贸1301班曹燕
每次路过校门口,都会不由自主的看向校门口的门卫室,看到他在,就会觉得安心。来到农大两年多,如果不是看到农大好故事,如果不是看到属于他的那一篇《标杆校卫——刘博文》,我想,我真的不会注意到他。没错,就是这样平凡的岗位,就是这样平常的生活,他却做的如此与众不同,过的如此充实精彩。就像从尘埃中开出的花,细微处,蕴含着大感动。校卫的工作是辛苦的,春夏秋冬,日复一日,他的独特,就在于,他眼中的校卫,绝不仅仅是一种安身立命的方式,更是责任,是快乐。他总是笑着的,笑着向过往的老师打招呼,笑着疏通高峰期的拥堵,这是一份快乐的传递,在冬日,温暖人心。无论身处怎样的位置,生活的车轮总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停止,或哭,或笑,都是人生,在这样青春的校园里,要选择做快乐与责任的传递者。与他相比,我有更宽敞的教室与亲切真诚的老师,与他相比,我却时常缺少那样灿烂的笑容。给自己一个微笑的弧度,一步步坚实的踩在脚下的土地,梦想就在不远处,而我,在路上。
农学院 农村区域发展1301班卢梦灵
从上个学期开始,我就一直在图书馆三楼书库里勤工俭学。有好几次,我都看到有一个高大消瘦的身影在图书馆里指导,虽然他不怎么爱笑,但看起来总是那么平易近人。我一直在想,这位先生是做什么的呢?直到我在《农大好故事中》看到了这篇文章——《一个共产党员的图书馆情结》,我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图书馆的副馆长张士朝老师。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里对这位张馆长油然而起一种尊敬与爱戴之情。他毕业留校在图书馆工作,先后参与了东校区新馆搬迁,西校区新馆启用,渤海校区图书馆建设等工作,他把他毕生的心血投入到了图书馆,他的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在这里。
每当坐在图书馆里新置的桌椅时,我都会想起这位令人尊敬的馆长。虽然快要退休了,但他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花开花落三十载,他被别人尊称为好馆家。我想,他的故事教会了我们爱岗敬业,用自己的真诚与爱来对待自己的每一份工作。
外语学院 日语1301班 吴璇
看《农大好故事》栏目,你会觉得身在农大校园,即便是在寒冬,也感到非常温暖。因为在这里,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携手前行;在这里,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退休的老教师,对待工作都是那么认真严谨,也都非常关怀学生。因为有了从班级到学院再到全体农大人的爱心与关怀,身患尿毒症的李明伟同学才会尽快恢复健康,重返校园;因为退休老教师的督导工作,才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因为有了众多老师辛勤地耕耘,才使我们体会到收获知识的欣喜,以及对校园的热爱。身在农大,我很幸福。我珍惜这些同学与老师,感谢他们的付出,感谢他们让我懂得了爱,我会把我收获的满满爱意,传递出去。对需要帮助的同学伸出援手,哪怕我们不曾相识。尊重每一位教师,并带着认真的态度努力学习。我相信,在我们所有师生的努力之下,农大会变得更加美丽!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