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来临,代表委员共话造林绿化—— 既要经济林,也要生态林
春风拂面杨柳绿。植树节来临之际,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就如何让经济林与生态林并举、实现生态和经济共赢,让美丽河北再多一些绿色,出策献计。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森林质量提升、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工程试点,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200万亩以上,积累更多生态财富,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
“这增强了我们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的信心。”一些代表委员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携手张家口承办冬奥会,这些都赋予了河北生态建设的特殊责任和使命。植树造林既是生态工程,又是富民工程,要将植树造林同群众增收有机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在我国,特别是在耕地较少、山地较多的贫困地区,植树造林应该把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应和产业发展配合,发展一些经济林,如榛子、板栗、酸枣等。”全国政协委员、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表示。王海波委员建议,要科学谋划、规划和设计,实现差异化布局、适量化生产。
也有代表委员认为,在保持经济林一定比例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林的建设。
“生态林的生态效应,将使全社会都受益,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全国人大代表、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产品工艺研究所工艺员郭云鹏认为。郭云鹏代表表示,生态林与经济林相比,虽然短期内没有经济产出,没有直接收益,但它对于生态环境的功能改造,对于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对于旅游事业的发展,都是一笔潜在的巨大“生态储蓄”,一旦形成规模,其效益就会体现出来。
事实上,由于经济林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高,部分经济林还存在生态功能低、抗病虫能力差等弱点,我省一些地方不适宜种植经济林。代表委员们建议,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统筹发展生态林和经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