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评论:摆脱内心深处那匹“更快的马”
□张 博
阻碍创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但从主观层面来看,则无疑是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这是因为,思维创新是技术、手段、方法等创新必需的前提,而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却是人们思想深处的一种保守力量,它让人们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旧概念解释新现象,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现实当中,因为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而因循守旧,不去尝试,不去创新,结果在竞争中惨遭失败甚至被无情淘汰的事例不胜枚举。比如,柯达公司很早就发明了数码相机,却认为凭借胶片依然可以在市场上称王,结果很快便被数码相机这一后浪“拍死在沙滩上”;比如,诺基亚固执地认为“更多用户不习惯触控操作”,结果几乎在新兴的智能手机市场上无立锥之地……而在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一些企业习惯于躺在过去的“成功经验”上过日子,结果几十年过去后,还是只能生产一两种老产品;一些地方固守着“劳动力充足”、“自然资源丰富”等传统优势,不停地拼投入、铺摊子、搞扩张,结果等醒悟时却发现这些优势已经难以为继……
有这样一个故事发人深省。100多年前,一个名叫亨利·福特的美国人到处询问:“您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交通工具?”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马。”很多商人听到这个答案后,便立即跑到马场选马配种。但福特并没有这样做,他选择了制造汽车去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他成了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世界“汽车大王”,并和其他汽车制造业的先驱一起,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汽车时代。
这个故事生动而深刻地说明,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是创新的天敌,创新思维是革新的先导。在100多年前的美国,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所以大多数人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为了“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就要购买一匹更快的马;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大部分商人考虑的只是怎样改良马匹的品种。而福特却克服了这样的思维惯性和惰性,敏锐地意识到,刚刚诞生的汽车才是那匹真正更快的“马”。正是这种创新思维和惰性思维之分,从根本上决定了后来福特和其他众多“交通工具制造商”同行之间的天壤之别。
“人都是有惰性的,物质是有惯性的。”惯性,让物质难以改变原有的运动状态和轨迹;惰性,认人丧失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创新求变的动力。有哲人说:“思想是最革命的,也是最保守的。”“互联网+”、“工业革命4.0”、“中国创造”……在这个“变是唯一不变的规律”的时代,任何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要想在创新的浪潮中先人一步,在发展的洪流中立于潮头,就必须具备革命的而不是保守的思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内心深处那匹“更快的马”,也才有可能制造出属于自己的“福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