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山区致富需要愚公精神

10.07.2015  02:01

河北日报特约评论员

1945年,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引用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赞扬北山愚公带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终于感动上帝的伟大精神。今天,我们要改变太行山区的面貌,尤其要弘扬这种伟大精神。

山是人的衣食父母。尤其是山里人,更是靠山吃山。古代的老愚公嫌太行山、王屋山挡路,要把它挖掉,确实有点愚。但他认为子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何苦而不平”的认识,却比讥笑他的智叟高明得多。

古代的老愚公是移山,当代的新愚公是治山。太行山区的前南峪村带头人郭成志,就是当代新愚公。他的精神感动了人民群众,大家一起治山,几十年矢志不渝,治山不止。山上植树,涵养水源;山坡修梯田,拦截径流;山脚修塘坝,蓄积水土。坚持不懈地奋斗,终于使穷山恶水变成了青山绿水,使荒山沟变成了经济沟。

郭成志和前南峪人的治山精神,比愚公移山的精神还要伟大。为了在光秃秃的石头山上建设生态经济沟,在坚硬的岩石上,他们用钢钎开凿至少1米深的坑,装上炸药,用雷管引爆,把岩石崩成碎块,用于垒造梯田坝沿,再栽上树木。漫山遍野的岩石,就是这样一块一块地治理。寒来暑往,用坏了数以万计的钢钎大锤,仅包扎伤口的胶布、纱布就用了一吨半。在岩石上凿出6万多个大坑,动用740万方的土石方,如果按两米见方垒起来,相当于筑造了一道从北京到广州的万里长城。3900亩生态林、4400亩经济林就是这样在石头山上开出来的。这是何等伟大的精神啊!有了这种精神,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干成?还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

如今的太行山,不少还是石头山,不少还是贫困带。山区绿化、农民致富,缺的不是智叟的聪明,缺的是愚公的韧劲。不少地方有规划、有蓝图,但始终变不成现实,原因就是没有愚公的韧劲。要么是遇难而退,要么是有始无终。要干成事,还是少点智叟、多点愚公好。面对石头山、贫困带,最需要的是愚公精神。

当一任干部,就要创百年基业。让山区绿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就是百年基业。前南峪为太行山区生态致富树立了一面旗帜,郭成志为干部创百年基业树立了一面旗帜。太行山区县乡村的干部,都要高扬这面旗帜,像郭成志带领群众治理前南峪那样,治山富民,创百年基业,做百姓喜爱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