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以“钉钉子”精神着力改善“两个环境”

28.02.2015  10:25

一锤接着一锤敲 一仗接着一仗打

—— 一论以“钉钉子”精神着力改善“两个环境

□本报评论员

目前,我市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建设已步入第五个年头,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有少数干部在思想上有了懈怠心理,想“歇歇脚”、“松口气”,这是万万要不得的。必须咬紧牙关,坚定信心,再鼓斗志、持续攻坚,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魄力,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仗接着一仗打。

4年多来,我们持续不断瞄准“两个环境”发力,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作秀,更不是为了装样子。归根结底讲,是为了全市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是为了让广大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是为了让市场主体和老百姓办事更方便,不用再找人,不用再打点,不用再忍受各种“潜规则”。

为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刻认识改善“两个环境”的极端重要性,要以对全市1000万老百姓根本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持之以恒推进“两个环境”建设,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脸上的笑容更多些。

改善“两个环境”,对于省会来说,任重而道远,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4年多来,全市上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深入推进“两个环境”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但更要看到,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面临的形势任务相比,与市场主体和老百姓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生态环境上,尽管大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我市在全国的排位仍然比较靠后,仍然是大气污染最严重的省会城市。同时,工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大量聚集、环境容量不足以及气候条件不佳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使得我市在改善生态环境上,需要比其它城市付出成倍的努力,困难可想而知,任务相当艰巨。发展环境上,与先进省会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简政放权还不到位,不该管的有的还在管;一些干部公仆意识淡薄,为官不为、官气十足,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现象尚未完全消除。

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在“两个环境”建设上,石家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决不能有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思想。必须脚踏实地,咬定青山不放松,猛药去疴,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一锤,一仗接一仗,持续发力,推动省会“两个环境”实现根本优化。特别是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对周边城市如火如荼的发展竞争,优化“两个环境”,是推动省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头等大事、不二选择,必须毫不动摇抓紧抓好。

站在第五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回首思考,我市连续几年强力改善“两个环境”,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答案很简单,就是助推发展、改善民生。从实际效果看,正是由于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持之以恒抓“两个环境”,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不断迈上新台阶。

眼下,省会发展正面临着宏观环境十分不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更加迫切需要通过优化“两个环境”为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必将带来区域生产力的重新布局,对我市来讲,这是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抢抓机遇,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步伐,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唯一能做的、可拼的就是把环境打造好。这是我们的“命门之穴”,是推动省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头等大事。全市上下必须把“两个环境”建设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毫不动摇地抓下去,必须克服疲沓心理和懈怠思想,埋头苦干,强力打好改善“两个环境”攻坚战。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