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电台记者访阎肃之子:父亲病情稳定了

25.11.2015  09:58

前不久,著名剧作家阎肃因脑梗住院,引发社会关注。阎肃,河北省保定人,空政文工团创作员,创作了《红梅赞》《感恩路在何方》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85岁的他依然从事着人类最年轻的事业,在巍巍艺坛独树一帜、追梦至今;从艺65年依然冲锋在主旋律文化一线,书写着一曲曲铁骨铮铮的强军战歌。

11月20号,我们在北京鹰翔宾馆见到了阎肃的儿子——阎宇,他刚刚从医院赶来的。说到父亲的病情,阎宇神情有些担心,他说,现在父亲病情比较稳定,谢谢大家的关心,“现在就是从病危转病重,从重度昏迷转成中度昏迷,这三天了吧,脖子也能够微微的转动,情绪好的时候会能睁开眼睛,然后眼球偶尔也会能够转动。

说起老父亲,阎宇很自豪,他说对待工作,父亲总会付出自己最大的力量。9月3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斯西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就是由阎老指导完成的。作为核心创作人员,阎老从不因为年龄大而中途退场,无论排演到什么时间,他都会坚持到最后。著名作曲家温中甲讲道:“他每次都是投入极大的热情,而且不仅是给你出点子,出招,什么事都是有问题他主动来解决,他挑大梁。比如像九三晚会,每天演出,中央领导来看,看完了要提意见,要商量修改,一折腾就到十一二点。阎老每天都坚持到最后。

阎宇说,在记忆中,父亲经常出差,要是他哪天在家倒觉得不正常了,“一个月见一两面就是比较好,仨月半年的见一面也有,我觉得没什么不习惯,他走他的,我吃百家饭。他哪天回来我可能都不知道,回来两天以后才知道,这回来了。

阎宇说,父亲之所以创作出这样多的歌曲,与他爱学习是分不开的。不管年轻时也好,还是到了耄耋之年,学习一直是他的习惯,“每天在学习,一直学到学不了了为止,不用谈什么动不动力,这就是他们的生活状态。

1961年,已是空政文工团创作员的阎肃从当时风行全国的小说《红岩》中得到灵感,决定以其中的主人公江姐为主线,创作一部歌剧。他把自己关在不足9平米的小屋,整整写了18天,歌剧《江姐》的剧本一气呵成!剧本写作仅18天,打磨、谱曲、排演却用了近3年。

1964年9月,由阎肃作词,金砂、姜春阳、羊鸣作曲的歌剧《江姐》公演,旋即引起轰动,一年内连演200多场。第一代《江姐》中扮演双枪老太婆的艺术家孙维敏说道,“你走他那窗户下面过,他总是在看书,从来没见到他打过扑克,从来没见他去逛大街,我们住在灯市口,王府井大街拐弯就是,从来没看他去过。带小女儿,带着爱人去逛逛大街,买买东西下下馆子,极少极少。

一首80版《西游记》的片尾曲伴随着多少代人成长,鼓励他们以正确的人生态度走出精彩的人生。这首歌的歌词创作者正是阎肃。歌曲演唱者蒋大为说,每次唱到这首歌就会充满力量,“这首歌鼓舞了多少人去做事,为祖国为人民去做贡献的。多少人就是唱着这首歌去干活的,去种地的,我觉得它是造就了一种时代的精神,这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一个时代流行的语言,所以不要小看一首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它有时候真能掀起大浪来。

著名编剧周振天说,他最佩服阎老的才,“他的作品爱琢磨,你给他一个主题,但是他把这个主题延伸了,深刻了,比如说那英那个雾里看花,改变一个打假,3.15,最后他把它变成了一种人生态度,给我一双慧眼。我觉得这就是阎老的厉害,他的笔力,过去用一句老话夸他,就是力透纸背。

从《江姐》《党的女儿》到《我爱祖国的蓝天》再到《长城长》、《雾里看花》,阎肃把自己最珍贵的精神宝藏化作最优美的华章,以他的社会责任感,给人以正确的启迪和方向。蒋大为:“比如说空军,《我爱祖国的蓝天》,每个空军只要一唱我爱祖国的蓝天,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你唱起一个什么歌,他这一个民族就能凝集到一起。所以我觉得这就是音乐的力量。”(河北电台记者 孙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