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梆子声腔走出剧院走进民众

16.10.2018  01:31

  一场场各具特色的广场演出轮番上演,一曲曲古老的戏曲声腔传遍校园,一场场集思广益的研讨会为梆子声腔发展把脉支招……今年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期间,除精彩的剧院演出外,广场演出、戏曲进校园、专家研讨会、戏曲知识艺术展等一系列延伸性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热情参与,剧院内好戏连台,剧院外活动丰富多彩,实现了台上台下、剧场内外、专业演出与群众参与的交融互动,大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了传统戏曲文化,充分展现了梆子声腔艺术强大的生命力。

  到广场:丰富群众生活,激活戏曲艺术民间生命力

  “好!”“再来一段!”10月6日上午,河北博物院广场“戏迷大舞台”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带来的优秀经典剧目《空印盒》在此精彩上演。河北博物院演出场地的工作人员称,自从本次展演“戏迷大舞台”开唱以来,每天都有近千名观众来看戏。

  同样大批群众追戏的场景也在西清公园的“戏曲大观园”舞台前上演,清脆的念白、优美的唱腔、精美的服装、漂亮的脸谱深深吸引了从尼泊尔来石家庄学习医疗技术的皮特:“没想到能在广场与戏曲不期而遇,中国戏曲好听、好看,我爱戏曲。

  观众的热情和执著感染了参加演出的演员和业余票友。省河北梆子剧院青年演员范丽丽感动地说:“在广场演出更能体会到观众对戏曲的热爱,对戏曲的渴望。让更多观众欣赏戏曲、热爱戏曲,才能不断激活戏曲艺术在民间的生命力。

  进校园:传承戏曲艺术,培植文化沃土

  “翻手腕,向两侧推开,抬脚,迈门槛……”9月30日,2018年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戏曲进校园”活动首场演出走进石家庄市东马路小学,1500余名师生不仅欣赏到经典戏曲唱段,还跟着戏曲艺术家学习戏曲中的动作、念白以及化妆、服装、道具知识。

  “今年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把戏曲送进校园,在校园里厚植戏曲文化的沃土,既可以让学生们在身临其境中增强民族情感认同和审美共鸣,还可以通过以戏育人,在传统戏曲剧目的耳濡目染中读懂是与非、善与恶、忠与奸的故事,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中华民族美德善行的种子。”东马路小学校长刘惠萍赞叹道。

  “今年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期间,在省会十所戏曲文化基础较好的中小学组织开展传统优秀戏曲剧目演出。邀请专家、知名演员走进学校开展戏曲知识讲座,讲授戏曲各门类基础知识,同时还安排名家名段欣赏、演员现场教学、师生学习成果展示等内容。”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郭纯阳介绍,这些活动有利于全面普及传统戏曲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校的传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办研讨:集思广益构建理论体系,探索戏曲发展新方向

  新时期梆子声腔剧种的发展路径有哪些?如何加强现实题材梆子声腔戏曲创作?梆子声腔艺术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本次展演期间专家观摩、专题研讨活动一场接着一场,来自戏曲界的理论专家、剧团负责人、演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梆子声腔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台上与台下同进步,听了兄弟院团介绍的先进经验、创新理念,专家新颖的观点和给出的可行性建议,我感到受益匪浅,使我对晋剧在新时代如何传承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太原市实验晋剧院实验一团团长白海滨不但做了笔记,还全程录音,回去后要让全团演职人员都听听,认真学习研究。

  此外,本次展演期间,河北博物院《金声天韵——河北梆子艺术展》集中展示了河北梆子的历史文化、艺术特点、表演形式和辉煌成就,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此外,六集大型纪录片《中国梆子》也在展演期间集中播放,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追片”。(肖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