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让“最多跑一次”跑出“放管服”改革新气象
日前,威县梨园屯镇干部(中)帮助该镇赵家营村村民到县行政审批局服务大厅办理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手续。威县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开展为群众“帮办代办”服务,在全县所有乡、村建成便民服务中心(站)。(资料片) 记者赵永辉摄
“各类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大幅缩短商标注册周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针对如何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了上述具体措施。
出席全国两会的河北省代表委员们认为,应对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有关要求,以我省“双创双服”活动为抓手,直击改革痛点、推动改革落地,切实把“放管服”改革推向纵深。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造一流营商环境
"我做企业这么多年,感受最深的就是十分繁琐的行政审批手续。以前,企业为一个项目审批,真可以说是跑断腿、磨破嘴,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尽的公章……实行‘放管服’改革之后,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效率明显提高了,为企业节约了不少成本。”谈及对“放管服”改革的看法,全国人大代表、衡水京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志民感慨颇多。
“魏志民代表的话说出了不少企业家的心声。长期以来,政府部门项目审批事项过多、审批周期过长,是企业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市长吕志成表示,“政府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首先要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据介绍,去年2月24日,衡水市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河北省第一家市级行政审批局,实现了市县审批局的全覆盖。该局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一号、一窗、一网”的要求,办事群众只要到一个窗口提供材料,就可以办结相关业务。市民只需“进一个门、到一个窗口、盖一个章”,就能办结所有审批事项。
衡水的“一枚印章管审批”,是我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目前,河北所有市、县都已建立行政审批局,并将相关行政许可权及审批事项从职能部门划转,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
代表委员们认为,未来,在我省“放管服”改革推进过程中,必须继续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减少审批及前置审查事项,最大限度优化政务流程,以一流的制度供给,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
虽然我省的“放管服”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有些地方,百姓对于改革后的办事程序还比较陌生,相关改革的信息没有与群众实现有效对接,改革没有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加之有些政府部门的改革细节还有待进一步落实,无形中也减少了群众对政府改革成果的获得感。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和群众都对深化改革充满了期待。
记者从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长武卫东处了解到,针对以上问题,今年,张家口市将继续推进各项改革,尤其是把改革后的新制度、新规范逐步细节化,关注管理和服务领域的细节。紧密结合全省正在深入开展的“双创双服”活动,加快建设“网上政府”和“身边政府”,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繁、办事慢问题,最大程度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
“‘网上政府’指的是,我们要全面搭建起全市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和移动客户端,打通市县(区)之间、部门之间的互联共享通道,凡是不需要现场办理的事项,全部实现申请、受理、审核、发证、公示‘一网通办’,争取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确实需要现场办理的,让群众在一个窗口办结所有事项,不必在审批大厅跑来跑去。‘身边政府’指的是,针对入驻园区的企业和上了年纪、行动不便、地处偏远的群众等,全面搭建起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平台。并依托各级基层组织、国有企业等力量,充实专兼职两支办事队伍,为企业和群众免费提供各种代办服务,真正急企业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使他们感受到政府就在身边。”武卫东代表表示。
在魏志民代表看来,群众满不满意,是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因此,改革的评判权也应交到群众手中,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变自我评价为群众评价,变群众观望为群众参与,让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评判者、推动者。
代表委员们建议,未来,我省各地应将群众和企业办事“一次也不跑”“最多跑一次”作为衡量行政审批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指标,进一步增强群众改革获得感,力争打造“事项最透明、申报材料最少、环节最简、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佳”的行政审批服务标杆。 (记者王思达)
责任编辑:张永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