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护士尽快变“熟手”
近日发布的《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在护士群体中引发广泛关注。新护士培训对护士职业生涯有何意义?临床上是如何操作的?新护士培训实施过程中有哪些阻碍?怎样更好地保障护士权益?日前,记者对一些护理从业者和管理者进行了采访。
引导新人完成角色过渡
“医院里,入职3年以内的护士,多被看做是新护士。”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吴欣娟说,在这个时期内,她们实际上处在从学生转为护士的社会角色过渡期,要帮助她们尽快进入角色,建立对护理职业的整体认识,并熟练掌握实用技能,一套规范的引导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李红说,《护士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定、实施本机构护士在职培训计划,并保证护士接受培训。第三十条明确,医疗卫生机构未制定、实施本机构护士在职培训计划或者未保证护士接受培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大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护士条例》的配套和细化,是规范新护士基本素质和知识结构的一份国家纲领性文件。”
《大纲》发布后,引发了一些针对新护士培训的讨论。讨论提出,护士在入职前的院校教育中,已经历过实习期培训,再进行长达2年的在职教育,是否必要?对此,上述两位专家均表示,我国护理院校教育与临床实践和患者需要间,还存在差距。在院校阶段的实习中,学生往往会经历多科室、短时间的轮转,也许会参与一些程式化的操作,但更多的是观摩,这些远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要。而在在职培训期间,新护士则作为独立的护理人力被培养和使用,医院对其培养深度和要求,都与院校阶段的实习有着本质区别。
吴欣娟举例,在北京协和医院的新护士培训中,有一门课程专门教授护士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处置技巧。比如,患者突发猝死,护士应该如何急救、呼叫哪一级的医生、怎么呼叫;如果需要一个紧急用物但病房里没有,该怎样应对等。在新护士培训中,带教老师会传授多年来总结的经验,而这些实用技能都是院校实习中难以涵盖的部分。李红强调,除了操练技能外,法律法规、沟通技巧、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甚至遵守劳动纪律、处理人际关系等,也都是新护士培训的内容。
培训安排应更全面规范
新护士培训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培训内容、形式等此前则由各家医院自己掌握。李红告诉记者,在该院,专科学历的新护士培训时间为2年,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培训增加了管理和科研训练,时长为3年。记者了解到,从全国来看,各家医院的新护士培训时间从1年至3年不等,培训水平也参差不齐。
此次,《大纲》对新入职护士培训的时间分配提出了具体建议,比如应在内科、外科系统各轮转学习6个月,并可以根据医院实际,安排新护士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妇产科、儿科、手术室等科室学习。如何落实这一培训安排,也在网上引发了讨论。记者从一些医疗机构了解到,要让新护士在内、外、妇、儿都“走一遍”,对大多数医院来讲是个挑战。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医院会让新护士在自身所在的科室进行较长时间的深入学习,而不大范围轮转。此外,由于不同医院科室设置情况不同,如有的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儿科规模很小,带教大规模的培训不太现实。
“《大纲》建议新护士在多部门轮转学习,是为拓宽护理人员的知识面,更好地适应临床需要。有条件的医院,应当对培训安排作出适当调整,灵活安排培训计划,更好地促进护士全面发展。”吴欣娟说。
待遇保障机制有待理顺
“随着临床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的增长,各级各类医院都在大规模补充护理人力。许多三级医院每年会引进100名~200名护士。”李红说,一些医院在引进护士后,希望其尽快投入临床工作,难免会忽视了对护理服务基本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记者了解到,新护士培训期间的待遇和保障机制没理顺,也是影响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现实原因之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护理管理者举例说,假如A科室的新护士要到B科室去轮转培训,她的奖金应当由哪个科室发放?在有的医院里,A科室会认为护士没为科室发展作贡献,B科室则认为其并非自己的员工,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影响护士和相关科室的积极性,培训也就难以顺利开展。
对于这一情况,吴欣娟指出,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开展优质护理、护理岗位管理等工作和相关文件要求中,都对护士的待遇保障问题进行了强调和明确。对于新护士培训期间的待遇问题,医院和护理部应当重视和研究,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当给予一定的投入和保障,院方还应建立起统一的培训保障机制。她指出,人才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医院管理者和护理管理者,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从促进整个护士队伍成长的角度,切实保证护士的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