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成果不再“待字闺中”
台上,临床医生现场“秀”专利,为自己的科研成果觅婆家;台下,数十家企业代表慧眼寻商机。一场别开生面的项目推介会近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在该院首届科技成果推介会上,临床医生与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公司代表面对面交流。“这既是对我院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我们的一次探索,希望藉此搭建起医院和市场之间可持续的沟通与合作桥梁,实现医院和企业双赢,让更多产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造福广大患者。”北医三院院长乔杰说。
医生:希望成果尽快用到临床
“微创、精准的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将使广大患者受益,并有可能彻底改变人工耳蜗植入领域的现状。”第一个登台发布成果的是北医三院耳鼻喉科主任马芙蓉教授。在5分钟的现场展示中,她介绍了团队研发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系统。我国现有听力残疾者2780万人,但国内能够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医生仅200余名。该技术项目利用颞骨导航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确认了“微创隧道”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可行性,并成功研制了第一代被动机器人手术系统。新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难度,缩短医生学习曲线,手术更加微创、精准。这一科研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填补国内空白,与国外处于同步水平。
和马芙蓉一起研发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系统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胡磊教授,也来到推介会现场。胡磊告诉记者,在研发过程中,马芙蓉带领3届博士生和北航研发人员共同工作,通过医工结合,将专家经验“量化”到机器人操作。该手术系统不是简单替代医生动作,而是通过人机交互,为治疗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院眼科中心的角膜手术患者往往要等待半年以上。含角膜基质层的上皮移植膜可应用于角膜盲患者角膜板层移植手术,这类患者占整个角膜移植患者的60%以上,产品市场应用前景广阔。”随后登台的眼科许永根医生用一组触目惊心的角膜损伤图片开场,介绍了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重磅科研成果——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移植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目前全国有角膜盲患者约200万,每年新增约10万人,但每年角膜移植手术仅能做8000余例,存在巨大缺口。该专利产品将极大改变国内供体角膜匮乏的局面。
在现场推介的众多科研成果中,既有对学科有重要推动作用的重磅成果,也有在细节上用心,基于临床需要有新设计的产品。妇产科宋雪凌医生带来的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双腔心形宫腔球囊支架就是代表之一。宫腔粘连是妇产科常见病,术后需要宫内支撑7天~10天,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医疗器械都存在明显不足,比如宫内节育器易脱落,进口心形支架材质硬且导管根据欧美人体型设计,患者舒适度低等。“女性患者,尤其是不孕症患者,往往容易焦虑,术后提高舒适度和保证安全性同样重要。”宋雪凌介绍,他们设计的新球囊支架在材质、形状等方面进行调整,特别将导管长度从进口产品的15厘米缩短到12厘米,让患者免去导管伸出阴道外之苦。
“改进手术方式后,也需要开发新产品。”骨科医生张志山一口气带到会上3项专利,全部为骨科手术钉的改进。比如,针对固定尺骨鹰嘴骨折,新的固定方法是改良的张力带固定技术,新设计开发的空心钉组件有效避免了传统骨钉易松动等不足,操作简单、价格便宜,近30名患者已临床应用。
企业:来自临床的需求是真需求
此次推介会吸引了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备案的60余家企业和投资方参会。乾明天使投资的张岩先生参加过不少创投会,但参加医院主办的科研成果推介会还是第一次。张岩说,现在创投领域不乏种种“伪需求”,本次推介会最吸引他的,是研发成果都始于临床的现实需求。
“从投资角度看,2016年是资本寒冬,很多互联网公司难以融资,但医药投资领域热度不减。仅2016年上半年,医药领域投资就超过2015年全年。在互联网领域,中国企业已经达到甚至超过美国水平。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大有潜力,我们也非常希望与医疗界合作,开创中国医药创新领域的新时代。”张岩说。
在推介会开幕式上,刚刚斥资1000万元与北医三院签署3D骨科打印产品产业化协议的爱康医疗总经理李志疆说,企业没有自主创新的核心优势,就只能徘徊于产业链低端。希望通过与北医三院合作实现骨科3D打印产品产业化,提升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使科技成果造福更多患者。
“体制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刘忠军说,如果没有很好的成果转化机制,很多成果难以形成,也难以落地。技术创新研发涉及产学研各方面,如果没有协调机制,形成成果后没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成果难以成为实际落地的产品。在骨科3D打印科研成果的产学研合作研发及成功产业化过程中,有两点非常关键:一是个人、团队、所在单位的合理利益分配;二是创新具有可持续性,部分转化收益用于支持创新。“否则,这一次成果成功转化了,钱分完了却不能继续发展了。”
“推介会来了这么多企业家,大家都看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巨大市场价值和惠民价值。”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郑焕敏说,医工、医企互动转化将促进医学的飞速发展。企业只有及时敏锐发现好苗子,才能把握先机。在早期研发阶段,适当降低功利性是推动合作的重要因素,“少点急功近利,将获得更大回报”。
医院:为成果转化架桥铺路
在3个小时的现场交流中,耳蜗手术机器人系统、眼角膜制备、鼻腔填充物制备等10余项专利当场获得了明确反馈与合作意向。
北医三院副院长刘晓光说,经过多年努力,北医三院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近几年,医院每年获批专利数量均达50多项,已有160多项维持期专利,为开展成果转化打下了基础。2016年,医院有120项成果申报专利,56项被授权专利。全院27个科室拥有已授权专利权维持,全院共有99人拥有授权专利。
2015年,该院有两项专利成功实现转化,分别为眼科的固定式智能角膜环钻和神经内科的适合瘫痪患者的耳部垫圈。通过这两项专利的转让,理顺了各方权责及转化流程。为进一步激发科研热情,该院2016年先后出台两个院内管理文件,以制度形式明晰各方责权利。其中,《科研开发收入管理办法》明确,总转化经费的85%用于奖励科室和人员;针对职务发明归属既往存在的争议,出台《职务发明管理规定》,划定了全院职工职务发明的范畴,以及医院对无形资产流失的追责权利,要求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统一标注为北医三院。
刘晓光说,下一步,医院将继续积极为医生、投资人搭建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专利申报、授权及成果转化,并将成立成果转化办公室,加大转化力度。
“我院很多医务人员医教研三肩挑,在繁忙之余我们也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创新对于我们的意义。”北医三院院长乔杰说,科技创新和转化对推动医学进步、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意义重大,大学附属医院肩负创新重任。“今天活动现场,大家都拿到了厚厚的一本专利成果介绍手册,但也要看到,发明专利还较少,实用新型专利较多,专利质量有待提高。希望大家能围绕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形成一批能够切实推动学科和医疗技术发展的科技成果,依靠医院平台实现转化,让成果转化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