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兴汽车:一个自主品牌的野心
不久之前,位于河北保定的中兴汽车,迎来了他们65周年厂庆,这个肩负着民族品牌“中兴”与产业报国使命的企业,在皮卡行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他的胃口绝对不是仅限于在皮卡行业呼风唤雨,或者是在SUV市场分上一杯羹。 事实上,为获得更大发展,中兴汽车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止,从三年前为上马轿车做准备,到去年签约湖北宜昌生产基地,再到今年保定大本营的巩固,中兴汽车在低调、稳步的外延式扩张中探索着一个自主品牌的未来。
从国有制经营到民营闯天下
作为一家与共和国同龄的汽车生产企业,中兴汽车为中国汽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前身为田野集团的中兴汽车,始建于1949年,于1999年由华晨与田野合资成立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在自主品牌纷纷高歌猛进、加速扩张之时,中兴汽车却因受困于体制约束,并经历了华晨投资和投资人撤资、原股东破产等问题,在这十年里纠结、徘徊,失去了发展的黄金时机。
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田野集团宣布破产,中兴汽车摆脱束缚,开始专注于企业发展。中兴汽车在坚持自主发展的同时,充分借助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有利时机,开门造车,吸引、吸收各类国际优势资源,为打造更好的自主品牌汽车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以质取胜的发展策略也促使产品销量的快速提升和品牌市场地位的攀升。
从2008年至今,中兴汽车的市场地位逐年递增,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高端产品份额、销售收入、营业利润连年实现增长。
从独善商用车到进军乘用车
中兴汽车,这个以皮卡起家的企业,早在1986年就生产出中国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品牌皮卡车,并且在此后相当长时间一度以皮卡领航者姿态在海内外市场占据高地。
但由于皮卡市场容量有限,且受政策局限,事实上,从2004年开始,中兴在国内已经赶不上长城市场份额,只是在海外市场尚存优势。到了第二年海外出口的优势也开始被同城兄弟长城赶超,中兴由此进入了缓慢增长期。
中兴处境日益边缘化,让胸怀大志的肖伟心有不甘,发展轿车,成为中兴摆脱被市场边缘化的必然选择,要做大中兴,上马轿车是必经之路。
中兴与广汽合作研发生产的广汽中兴C3是中兴进驻乘用车市场迈出的第一步,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广汽中兴c3在6月份销售1500台之后,持续发力,7月份的销量更是一跃达到1812台,增幅超过20%。CP2的成功下线,也为中兴参与乘用车市场竞争注入了新的力量。做为与中兴皮卡“一奶同胞”的中兴乘用车,同样不会默默无闻,在不久的将来,定能成为乘用车市场上耀眼的新星。
从一个基地到南北双基地
中兴汽车成立65周年之际,也是保定新工厂项目奠基的重要时刻。该项目计划新增用地500亩,投资16亿元,并通过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建,实现15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产品结构包含A级皮卡、B级高端皮卡及SUV、核心零部件工厂,实现就业7000人,销售收入162亿元,利税20亿元,逐步将保定大本营打造成轻型商用车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将宜昌发展成为乘用车生产基地,并通过与广汽的合作开发,生产A级轿车及A级SUV;此外,发动机的开发和生产也是保定工厂重要的零部件产业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0万台3升以下清洁型柴油发动机的能力,基本满足中兴汽车保定轻型车对动力总成的供货需求。宜昌基地与保定基地南北呼应,对中兴未来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国际市场到回归国内市场
中兴汽车作为国内同行业率先实现批量出口的先锋,1991年,便敲开伊拉克的国门,走上了充满荣耀的出口之旅。2003年,全年累计出口突破7000台,被《人民日报》评为10大经济新闻,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汽车海外出口第一品牌;2009年,更是一次性出口利比亚6000台皮卡车型的销量,创下了当年汽车行业单次汽车出口的记录。
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张,新车型的不断研发,以及质量、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提升,使中兴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科学管理体系、全球化配套体系的现代化专业汽车企业。作为老牌汽车生产制造商,经过国际竞争的历练,中兴汽车对国内市场充满期望,认为中国的汽车市场未来将大有前途,未来中兴汽车将逐渐把企业的重心放在国内市场上,在国内市场为自主品牌争的一席之地。
中兴汽车目前的表现,正如其掌门人肖伟提到的目标之一,是“要夺回失去的时间”。在错失了自主品牌发展黄金时机,以及自主品牌发展空间日益缩小的当下,中兴汽车却用强劲的发展势头逆势而上,通过品牌的锻造以及产品的持续领先为自己的发展开拓出了空间和机遇。造好车,或许是所有自主品牌希望达到的梦想彼岸。而中兴汽车,更是希望通过企业自身的坚持与不懈努力,为中国人呈现出更多、更好的自主研发、正向设计的车型,并且能够经受全球消费者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