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广场舞,功夫在舞外

25.03.2015  15:16

  风靡大江南北、登上春晚舞台的《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广场舞曲,今后将不再是一个社区一个跳法,而会有全国统一、编排科学、带给人正能量的全新动作。在国家体育总局举行的2015年全国广场健身操舞活动发布会上,主办方宣布,将在全国推出12套广场健身操舞优秀作品,并对其进行推广和培训。(3月24日《京华时报》)    广场舞将有“国家标准”了,相关部门引导、扶持、规范广场舞健康有序发展的初衷无疑值得认可。不过,很多人并不买账,广场舞有了“国标”,但没有“国标场地”去哪里跳?解决不了扰民问题,再好的广场舞也难有用武之地。

  也有人说,这么想就误解有关部门的良苦用心了。在推出12套“国标”广场舞的同时,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体育总局、文化部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规范广场健身操舞健康有序发展,避免扰民矛盾。一个可能的合理解释是: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非一日之功,于是就先推出了“国标”广场舞,再逐渐解决“国标场地”的问题。

  规范广场舞,功夫在舞外。给广场舞制定“国标”后,除了通过各种措施解决扰民问题外,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是:除了跳广场舞,大爷大妈们还有其他休闲娱乐的方式可以选择吗?如果多数人只能选择跳广场舞,那就太单调乏味了。即使广场舞满是正能量,跳多了也会腻。另外,要满足人们对场地的需求,要到猴年马月?

  更重要的是,广场舞绝不是健身、休闲、娱乐这么简单,其背后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内容。广场舞特点是集体性、参与性、场面性、仪式性,个体能在集体中获得存在感、力量感。广场舞的魅力不是健身,而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是一场集体主义怀旧情绪的宣泄和爆发。在老龄化加剧的当前,今天大爷大妈的境遇就是我们明天的缩影。解决不了老龄化时代民众的精神诉求,仅仅在广场舞上下功夫,即使有了“国标”的广场舞及其场地,也会出现一系列新问题。如何引导广场上的芸芸大众自愿走出广场舞、参与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之中,才是根本问题。

  引导、扶持、规范广场舞健康发展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相关部门应竭力丰富百姓健身、休闲、娱乐的内容和方式,通过政策引导,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比如琴棋书画,各种娱乐场所、健身场所的设立,等等。实事求是地说,在枯燥的休闲方式面前,跳广场舞是很多人的一种无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