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要完善规划打造有品质有特色美丽乡村
连续几年的美丽乡村建设,石家庄乡村变化巨大: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民风更淳朴;一个个精品村居,一处处乡村美景,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在今年“两会”上,美丽乡村建设依然是热议的话题。
在品质上下功夫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推向深入,我市相继建成了一大批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各具特色、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初步实现了美丽乡村与产业发展互促进、创建美丽与经营美丽相结合、村容村貌与精神风貌双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全面小康建设。
吕军英代表表示,美丽乡村建设要结合城市品质,打造具有石家庄特色的美丽乡村。他建议,今年我市的美丽乡村建设要以“三清一拆”为抓手,以省级重点村和市级精品村为重点,在全市农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乡、村干部带头宣传、带头拆除自家违建、带头做好亲友邻居工作,不断掀起清拆热潮。把清拆出的场地和闲置地改建成小游园、小绿地等,为村民提供休闲场所。同时,应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建设,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吕军英建议,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还要加大经营美丽的力度。农工委系统要指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特色文化,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现代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富民产业,促进创建美丽与经营美丽融合发展,努力培育一批村庄面貌改善与产业发展双赢的典型。按照“四美”要求打造具有“城市品质、乡村风情”的现代新农村,推动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到2020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因地制宜完善规划
市民建在今年的提案中表示,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要多规融合,开展村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联动调整,促进“三规合一”、多规融合,实现一张图管理。
建设过程中,要组织村民全过程参与,发挥村民自治和互相监督作用,真正使村庄规划成为具有约束性的“村规民约”。要凸显个性设计。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分类梳理,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用好自然生态、田园景观、农林牧渔等资源,着力打造农家特色餐饮美食、乡村游览观光、农耕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娱乐、农业科普教育等特色村庄,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
将传统文化融入创建
乡村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也是民族历史文化和人们精神情感之根。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提升建设品位。市民盟建议,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应在统筹考虑乡村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文化方面的专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为文化发展预留空间。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投入大量资金。没有资金或资金不足,根本不可能开展好文化遗产保护。政府应加大对文化发展事业的投入,设立乡村文化保护专项基金,以用于老化建筑的修缮维护、文化遗产的普查建档、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优秀文化人才的奖励与补助、文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等工作,同时要加强行政监督,做到专款专用和专款配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费用真正用于文化事业。
市民盟委员们建议,我市借鉴山东省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经验,尽快出台我市关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和实施细则,实施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建设,妥善处理好保留民风民俗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关系,努力留住乡村的记忆和灵魂,使美丽乡村建设真正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工程。(记者 岳金宏 )
责任编辑:王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