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从傅莹答问看全面依法治国“开好局”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题:从傅莹答问看全面依法治国“开好局”
中新社记者 肖开霖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15家中外媒体先后提问,绝大多数直接涉“法”,第三次担任发言人的傅莹围绕立法机构自身建设、热点领域法律制定、立法与多领域关系等作答,透露出不少“干货”,显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中国,力求在2015年做好开局。
依法治国早已被列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方略,并在顶层设计、公众参与中受到越来越多重视。本次“两会”前夕,引发广泛关注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论述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亦占其一。
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需要在决策、立法、执法等多个层面发力、创新。从执政党看,去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从司法领域看,各项改革风生水起,废止劳教、减少死刑等赢得阵阵赞许;从立法领域看,作为中国立法机关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举足轻重。
今年两会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四个全面”论述之后召开的首个两会,而本次人大会议将在立法领域做出怎样的作为,备受期待。4日的发布会上,傅莹答问之间,比较清晰地展示出立法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如何发挥。
人大堪称依法治国第一线,其自身建设直接影响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近年来,人大代表违法违纪增加,让外界忧虑。当天的发布会,第一个问题就直指代表选举把关、选举制度本身。而傅莹回之以“代表,既不能无语无为,更不能违纪违法”,显示中国立法机构不断加强对自身及代表的监督,力争把好第一关,也是基础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然带来一大批法律的制定,由谁来制定,涉及立法权限,不容小觑,这都归属“立法法”范畴,今年的人大会议将对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进行审议,这是该法实施15年来首修。傅莹指出,这次法律修改的内容非常丰富,将进一步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回应了外界关于全国人大立法权虚置的质疑,也是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良法从何而来”的应答。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法律需要完善,尤其涉民生领域,攸关公共利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须对此有回应。近年来,舌尖安全、雾霾治理等都引发广泛讨论,民众期待有更多法律保障。从傅莹的回应看,今年及以后几年,中国将有一大批法律将陆续制定、修改,比如与环保相关的一系列法律都要“动大手术”、第一部反家庭暴力专门法律等,无疑进一步保证了“有法可依”。
正如“四个全面”论述中提到的,中国下一步的发展,需要在改革、法治、治党等方面做好协同,这涉及到立法与改革、反腐等关系处理问题。近两年,中国的反腐风暴和深化改革赢得一片叫好,但也存在“改革要上路,立法要让路”、反腐要标本兼治的说法。傅莹对此都作了回应,进一步梳理和清晰了彼此关系。
作为本次人大会议的首个发布会,傅莹的答问具有观察意义,她亦在发布会之初开宗明义地指出,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这都预示着中国社会将再掀法治热潮,为“开好局”增添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