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申报自贸区启动 省市分歧被指不懂自贸区内涵

30.10.2014  17:30

   (原标题:西安自贸区申报启动 核心范围省市存分歧)

  关于西安申报自贸区的乐观消息不断传出,刺激人们的眼球。刚刚过去的9月,多位陕西省、西安市官员通过不同渠道、途径向外界传递了西安申报自贸区的最新信息,包括申报的进展、规划的范围等。

  10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西安主持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实地考察了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西安国际港务区以及当地的三星项目,这项举动,被当地许多官员进一步乐观理解为,他所考察的范围,可能就是未来西安自贸区所涵盖的主要范围。

  多重迹象显示,西安自贸区事实上已经启动了自贸区的申报工作,并由陕西省、西安市分头编制相应规划。然而在学者看来,在一片乐观情绪中,陕西省关于自贸区核心范围的分歧背后,体现的是地方官员对自贸区内涵理解的缺失。

   加快赶上

  西安申报自贸区的动议是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而展开的。去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时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在这之后,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战略规划成为西安重点考虑的问题。

  去年12月10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称,要以位于国际港务区的西安综合保税区为基础,积极申报“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自由贸易试验区。

  不愿具名的西安市官员说,在这之前已经有不少城市申报自贸区,在很长时间里西安都处于观望状态,因为相比其他一些地方,特别是天津、广东等地,西安在战略区位、经济总量、外向度上并没有优势。

  然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提出后,当地开始迅速调整思路,围绕这一概念开展许多新工作。今年2月12日,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创新平台,对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东盟自由贸易区,整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资源,先行先试,建成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树立西部地区大开放、大发展的新标杆。

  一个月后的全国两会上,西安市长董军呼吁,建议国家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董军当时说,“建设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进一步提升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辐射、带动、服务、支撑作用,使之成为联通欧亚、承东启西的枢纽,进而达到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效应,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的8个城市群之间,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之间的互融互通、协同发展。

  从观望到一系列紧迫表态,背后是西安在城市竞争中面临的巨大压力。在当地许多人看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而西安虽然在历史上、在地理上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但从对中亚、欧洲的产业合作、交流上看,已经落后于成都等一些城市。

  例如在进出口贸易量上,西安已远远落后于成都。数据显示,2013年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50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318.8亿美元,进口总额187.2亿美元。而西安2013全市进出口总额179.8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84.76亿美元;进口总额95.06亿美元。

  一个典型的竞争来自“蓉欧快铁”和“长安号”。从去年开始,成都和西安都开通了通往中亚、欧洲的铁路货运通道,而今年1月的数据显示,在国内4条开往欧洲的快铁线路中,蓉欧快铁占据了4成运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中欧快铁。

  而从今年一季度开始,“蓉欧快铁”开通双向班列,每周达到4列,每列40多个集装箱,而西安市的官员说,目前“长安号”的发车频率为每月两列。更重要的是,“蓉欧快铁”目前已经得到了DHL、UPS等国际货运巨头的青睐和支持。

  陕西省政府参事何雁明说,西安如果不加快赶上,就会造成丝绸之路起点西移到成都的现象出现。

   覆盖范围存分歧

  最近两个月,关于西安自贸区申报的乐观消息开始不断出现。

  9月初的西安举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顶层设计座谈会上,西安市发改委主任强晓安称,西安申请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基本研究已经做完。

  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宝通说,此前国家提出进行西部大开发、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安虽然身处其中,但是都没有抓住一个很好的机遇。如今陕西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作为战略目标,西安自贸区的申报也应该以丝路经济带为基础展开。

  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引述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的话说,“西安自贸区核心范围将是西安国际港务区”,他是在9月24日西安举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圆桌会上做出此表述的。

  进入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10日在西安主持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听取陕西、新疆、福建等与“一带一路”相关的部分省区市负责同志意见建议。他随后实地考察了当地的几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包括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西安国际港务区等等。“很明显,所考察的区域就是未来西安自贸区的主要范围”,前述西安市官员对此做乐观解读。

  10月13日,陕西省政府的常务会议进一步决定,要“在积极申报的同时先期启动西安国家级自贸区建设,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方面传出的乐观消息中,对于自贸区的核心范围,陕西省和西安市官员的说法并不一致。

  按照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的说法,西安自贸区核心范围将是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国际港务区是西安市下属的“四区一港两基地”八个开发区之一,也是当地最早获批建成的综合保税区。

  而陕西省的官员则称,西安自贸区未来的主要载体在(西安)航空城实验区(空港新城),空港新城主要地域位于咸阳市,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开发,是陕西西咸新区的下属五个新城之一,而西咸新区由陕西省直接管理。

  多重迹象显示,陕西省和西安市正在分头操作不同的西安自贸区方案编制工作,虽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基调是一致的,但其核心范围多有分歧。

   先落实起来

  在何雁明看来,陕西省市关于自贸区范围分歧的背后,体现的是地方官员对自贸区内涵理解的缺失。“自贸区的核心精神之一是要去行政化,包括负面清单的制定等事项,都是要政府减少行政审批,削减各种行政利益,在这种背景下,出现陕西省、西安市因为行政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自贸区核心范围之争,说明地方官员仍是以传统的开发区、新区思维来理解自贸区”,何雁明说。

  他说,在未来两年中,中国要完成中美投资协定谈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在这个大背景下考量上海自贸区的经验,以及复制和推广将是全局性的,是“以开放促改革”的核心举措。这三年中,全国的开放格局将重新洗牌,出现完全对接上海自贸区经验和模式的一类窗口、受到转型压力只能部分对接、部分复制以及无法复制等三个梯队,能否抓住机遇,完全对接、落实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和做法,也将是西安能否真正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至关重要的基础。

  而在这个背景下,自贸区也将彻底摆脱过去开发区、城市新区等依靠优惠政策、特殊产业扶持政策、补贴政策等优势所发展的模式,着重于贸易便利化,以及按照国际规则、透明化的承诺所营造的公平、开放的投融资环境,何雁明表示。在刚刚结束的国务院参事室相关会议上,相关国务院领导就再三强调,申报自贸区绝不能搞成过去跑马圈地、利用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开发区模式。

  而从其考察的经验来看,尽管西安自贸区的申报工作喊的非常响亮,但在对上海自贸区相关经验的复制和落实上看,已经远远落在了重庆、成都、山东等地后面。

  在何雁明看来,核心问题是地方官员对自贸区的内涵仍缺乏理解,思维仍停留在过去依靠政策、依靠开发区模式来拉动经济发展的思维框架。“对上海自贸区经验的复制有几个层次,比较简单的是流程引进,比如把报关的几个表简化为一张表,这些工作都很容易学,很容易复制,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建立相应的负面清单、权力清单以及责任清单,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何雁明说。

  “像西安自贸区面临西安国际港务区、空港新城、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三家争夺核心范围这样的局面,首先要做的就是统一机构——因为事实上不存在以谁为主的说法,进而清理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高新区不同的开发区优惠政策和行政审批事项,理顺现存的制度障碍”,何雁明说,“名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先落实起来,否则,西安就会在这一轮开放格局中,远远落在重庆,成都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