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窝手机党”眼睛超负荷或致病变

06.06.2014  11:32

全国“爱眼日”专家建议,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者注意对眼睛“保湿

6月6日是第19个全国“爱眼日”。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被各种媒体裹挟,新的媒介形式也是层出不穷,由传统的纸质媒介、电视发展到今天的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等。由此,人们的视力随之受到极大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目前全世界有14亿人罹患近视,到2020年,这一数据将会增长至25亿。中国是全球近视患病率最高的区域,近一半人正在经受近视的考验。

被窝手机党”易诱发青光眼等病症

白天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夜晚躺在床上迅速变成了“被窝手机党”,这一现象在当下极其普遍。眼科专家提醒,夜晚,人们的眼睛更需要休息,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视觉疲劳,导致眼压异常,并有可能诱发青光眼等病症。

我常用手机看电子书,每天上床之后都会看上两三个小时。”在兰州某高校就读的小姚说,他们宿舍有3个人,几乎每天晚上关灯之后都要用手机看看电子书或刷刷微博后再睡觉。

青年人是“被窝手机党”的主要人群,而这一现象在大学生中最为普遍。很多本身就近视的大学生误以为成年后近视度数不会继续上涨,便不再重视用眼卫生。

虽然没有确凿的科学研究结论能够证明,在黑暗环境下手机屏幕对人眼的刺激比白天更强,但夜晚是人体各个器官休息的时间,一直盯着手机屏幕更容易造成眼睛干涩、出现红血丝等问题,长此下去肯定会损伤眼睛甚至全身。”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海燕表示。

眼科专家建议,“被窝手机党”要认识到这一习惯的危害,加强自律,及时改变不良习惯。如果已经发现自己有眼睛干涩、发胀等问题要及时到医院接受眼科检查,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同时,对须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工作的人群来说,尽量用俯视的角度使用电子产品,以减少泪液蒸发,并配合使用保湿眼药水,或使用加湿器对周围环境加湿,从而保证眼睛湿润,将对眼睛的伤害降低到最小。

糖尿病人需谨防致盲的“三大杀手

专家介绍,糖尿病病程越长,患者出现眼底病变的几率越高,在各个不同时期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骤盲白内障被称为糖尿病致盲的“三大杀手”。

广西壮族自治区视光中心主任刘伟民介绍,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下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28%左右,而15年以上者发病率则超过70%。

视网膜病变初期可能无眼部自觉症状,随着视网膜出现微血管瘤并伴有出血,出血机化后牵拉视网膜可引起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刘伟民介绍。

在糖尿病并发的眼病中居第二位的是骤盲白内障,其发生与血糖高、房水渗透压改变、代谢紊乱所产生的毒性产物等因素有关。其中,由高血糖引起的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主要发生在年轻的重症糖尿病患者中。

糖尿病性白内障若在发病初期及时控制血糖,可使浑浊晶状体部分恢复透明,若治疗不及时,很快即可致盲。”刘伟民表示,晶状体一旦完全浑浊,则只能依靠手术复明。

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发生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晚期,患者视力急剧下降,并伴有眼痛、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发生眼内大量出血。

刘伟民表示,视力好并不等于没有病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尽早检查眼底,其中尤其要注意视网膜上是否出现微血管瘤。

读屏时代学生护眼

需做好三招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在北京发布《读屏时代学生护眼指南》,为读屏时代学生护眼提了三方面的建议。

指南提出,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每天都可谓是如履“”地。读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生活方式。

由于对屏幕的过度依赖及读屏习惯不良,越来越多的人有可能受到视频终端综合征的影响,即因过度使用视频显示终端引起视疲劳、干眼、异物感、头痛等症状。国外研究显示:在视频终端综合征所有症状中,眼部症状出现的概率最高,为72.1%,其次依次是颈肩部59.3%、背部30%和手臂13.9%。由于儿童的自制力差并且容易忽视出现的视疲劳症状,所以限制他们读屏的时间至关重要。

为保护读屏时代学生的眼部健康,指南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尽量减少儿童低头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屏幕的机会,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不下载动画片、教辅材料,用电视机看动画片;二是日常遵循“20/20/20护眼法”,即每使用电脑20分钟便休息一下,休息时向20英尺以外的风景远眺,每次远眺至少20秒;三是坚持每天三小时户外活动,能有效遏制近视的发生。

指南还提醒,应重视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出生的婴儿大部分都是远视眼,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变大,眼轴慢慢变长,远视度数也逐渐减少,由远视眼发育到正视眼的过程称为正视化,此过程大约至青春期完成。如果受到遗传或用眼方式不当等影响,正视化的过程有可能会提前完成,近视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每个家长都应该安排3岁以内儿童每年到医院眼科检查一次,3岁以上儿童每半年检查一次,掌握儿童的眼睛发育状况,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应对。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