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15连冠 “高考巨无霸”衡中被指破坏教育生态
“2014年高考成绩揭晓,包揽省文理科状元,以绝对优势摘取全省15连冠……”23日,在素有“高考巨无霸”之称的河北衡水中学的官方网站上,一张大喜报格外耀眼,引来无数“羡慕嫉妒恨”。尽管各地教育部门多次要求不得进行高考成绩排名,不要公布高考状元,但仍有不乏衡水中学这样的高调宣传。金光灿灿的喜报背后究竟凝结了多少学子的血汗?“超级中学”又让多少普通中学“望榜兴叹”?
“超级中学”:状元摇篮还是“血汗工厂”?
“9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名,6人进入河北省理科前10名;67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0名,51人进入河北省理科前100名。”衡水中学的喜报显示,该校今年高考文、理科600分以上2897人。本一上线率86.6%,全省第一;本一上线人数全省第一。
是什么造就了如此傲人的成绩?记者对衡水中学进行了探访,一些学生对记者讲述了他们的作息时间表。5:30分起床洗漱跑操;6:05分早读和吃饭;7:10分至7:30分课前预备,紧接着5节课;中午12点午饭,12:40之前必须回宿舍;12:45至13:45集体午睡;14:05之前回到班级唱班歌,紧接着5节课;晚饭只有25分钟,然后集体看20分钟新闻,接着是3节自习课;21:50回宿舍;22:10必须熄灯睡觉。
尽管有人将此教学模式称之为“人间炼狱”,但毋庸置疑,衡水中学优异成绩凝结着各方的辛勤付出。然而,这一举全市之力打造的“超级中学”却惹来争议声不断,其“掐尖”行为更饱受社会诟病,被指影响教育均衡。
比如一些来自“超级中学”的学生,他们对学校的感恩真诚而朴实,认为这样严酷的应试训练增加了农村学生的升学机会,有何不好?也有人认为,某些“超级中学”通过半军事化管理塑造“吃苦精神、严格要求、追求卓越、追求成功”等人生态度,这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然而,“超级中学”对地区教育生态和农村学生教育机会的影响究竟如何?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