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干粮——饦饦馍

28.09.2015  17:20

  馍是陕西人对烧饼的另一种称谓,在渭北,更多的人把它叫做“干粮”,大概是因为过去它主要是作为路途上的干粮,给出行的人随身携带。

  在童年,每次父亲要去赶集,母亲总在三更半夜就起来为父亲准备干粮。那时每次赶集,父亲都要走十几里山路,因此天还没有亮,村里几个相约好的人一起就早早踏上了行程。等回来的时候,天色早已黑了。当时村人赶集,大多数都是去时赶着一头肥猪卖掉,再买俩小猪背回来,手头拮据,当然什么吃的都舍不得买,背上一袋干粮,就是唯一的办法了。

  做 馍,头天晚上就要起好面,用的面多是平日根本舍不得吃的白面,里边掺上一点二道面。起好的面,放在锅里,冬天就要在灶下用麦草放一把火,增加锅内的温度。到时端出面盆,原本圆圆的一团面,已经胀得蓬蓬松松的了。

  烙馍的时候,母亲在案板上撒上一些干面粉,再把起好的面倒在案板上,掺上干面粉,搓揉几下,再在面团上压出一个窝,里边倒入碱水(过去多用碱性植物的灰泡出的水)然后反复搓揉,直到面团变得光滑富有弹性。揉好的面,再揪成一个个小面团,撒上面粉搓揉好,擀成圆片。烙馍的小锅用麦草烧热,刷上一些麻油,把擀好的面饼一个个贴上去,用文火慢烤,略等一会儿,揭开锅盖,把烙好的那面翻过来,等锅内飘出香味,        馍就好了。

  烙好的        馍每个都是圆圆的,像月亮一样,雪白的馍面上,有淡黄的花纹,特别好看、诱人。闻着有着一股麦面的清香。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在被窝里呆不住了,爬起来闹着要吃。母亲经常是只给掰一块儿。        馍耐嚼,吃着松软劲道,吃完,嘴里还有一股面香。

  最好的        馍,是每年的中秋节烙的。待月亮刚刚升起来,乡村的妇女们就开始在屋里忙碌了。这时烙的        馍,完全是用头道精细面粉,做工更是精心,面团揉了一遍又一遍,烙好的馍就又白又软,雪白的馍面上几片淡黄的印痕,就像月亮上的斑纹。头一个        馍烙好之后,首先要拿出一个白花碟子盛好,虔诚地端到月光之下,这是给月亮娘娘上供的,接下来的,才是自己家人吃的。所以,在小时候,第一次听人提到月饼,还以为月饼就是那跟月亮一样的        馍。童年的印象里,        馍真是可口的美食,每年也就只能吃到一两次。

  如今在城市里,尽管各种美食点心随处可见,却吃不到家乡的那种        馍。大街小巷都有馍店和卖肉夹馍的饭店、摊点,但卖的都是用发酵粉制作的电烤饼,里边一层一层像薄纸,吃起来味同嚼蜡,难得找到一个手工制作的        馍了。家乡的        馍竟然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