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一河两岸” 系列报道⑤辉 映
△在正定南城门上远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正定街区古朴、宁静。 本报记者 张晓峰 摄
——行走“一河两岸” 系列报道⑤
□本报记者 王 欣
春末夏初,正定古城的南城门。
伫立城头,极目北望,古朴的街道杨柳依依,几座错落有致的古塔映入眼帘。暖风吹来,古城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景,亦如千百年来的每一个午后,宁静而悠长。
驱车南行,一桥飞架,宽广的滹沱河碧波荡漾。溯流而上,沧桑厚重、绵延千年的滹沱文化于此处沉淀升华,似甘冽的河水滋养着这里生生不息的人们。
一河之隔,一厢是日新月异,满目繁华的中心城区,一厢是既承载历史又饱含机遇的土地。“一河两岸”的战略蓝图将身处滹沱河两岸的正定古城、正定新区与中心城区创新融合,把古老的文明注入时代洪流和城市精神,于青春跃动中飘逸出无尽的古韵风流。
千年历史画卷美不胜收
正定是一块风水宝地。如果用四句话来概括的话,莫过于“京外名刹之首,三国子龙故里,佛教临济祖庭,世界冠军摇篮。”说的就是隆兴寺、赵子龙、禅宗发源地,以及同样名震中外的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然而,这只是正定这座古城的几瞥惊鸿。
3月10日,《正定历史文化展》在北京开展,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女士这样评价:“正定不只是个千年古郡,它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一位韩国友人说,你们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为什么在城市里却看不到。我认为,他应该来正定看看。”
正定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存丰富。纵观河北省,没有任何一个县拥有如此多的“国宝”。从数量上看,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在全国范围的县级单位里也是数一数二。中国十大名寺之一隆兴寺海内闻名,寺内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堪称世界之最,摩尼殿是世界古建筑孤例,倒座观音被鲁迅先生惊叹为“东方美神”;开元寺钟楼是中国现存的唯一唐代钟楼。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多宝塔等造型奇特,建筑精美,具有极高的建筑学、美学价值,被誉为“古建艺术宝库”。
为了保护历史文物,展示千年历史文化,正定县投资5100万元,将集众多珍贵文物、千年国宝,堪称全国最高层次、历史文物最密集街道的燕赵南大街辟为“历史文化街区”。重修了长乐门,恢复了沿街的明、清古建筑,并于2001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集中展现古城正定深藏的潜质和正定特色的历史文化气质,是都市人访古寻幽、品味历史的好去处。
“这是一条文化含金量非常高的街区,其两侧就分布着三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省保和两处县保,街道西侧的开元寺闹中取静,历史底蕴深厚,很值得一看。”4月25日,在正定文保所游客中心副主任张伟的带领下,记者又一次来到了这个熟悉的街道,时光在变,而这里的古朴气质却日渐浓厚。
在中央、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正定古城的保护工作正在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古城墙恢复,周汉河综合整治、主要街道风貌恢复等一批重点工程,都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遵循古城保护和建设的规律,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坚持科学施工,有序地进行着。
一个城市不能没有记忆,而城市的记忆得以保存的最好载体无疑是历史文化遗迹。为保护好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最大程度地延续文脉,“一河两岸”发展战略,为早日恢复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的历史风貌,为把古城正定打造成为华北平原的文化明珠、旅游名城、经济强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新兴文化中心日渐长成
正定新区品牌标志,源自中国书法“正”字的形态,图像的颜色有三种,绿色代表生态、黄色代表低碳、蓝色代表智慧。与古城相比,正定新区仿佛一枚生机勃勃的新叶,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作为我市重点规划的城市新区,正定新区在产业选择方面可谓精挑细选,一些低碳、生态的绿色朝阳产业次第进驻:投资25.6亿元、占地约1830亩的职教园区;占地6.51万平方米的河北出版传媒创意中心;投资21.56亿元、占地92.3公顷的河北奥体中心;占地38亩的石家庄报业产业园区和占地1000多亩的东方杂技城。从这些项目来看,把正定新区打造成石家庄文化中心的意图非常明显。
“正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正定新区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很好的文化资源优势。”北京远见聚合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叶林告诉记者,他们曾经在各省市考察,寻找最适宜的文化投资项目,最终确立了正定新区文化产业园项目,很好地契合了新区规划设计中提出的“挖掘城市文脉,提炼城市特色,创建有魅力的城市”这一发展命题。
正定新区文化产业园项目,以我省独有的“吴桥杂技”、“蕉林书院”和“临济禅文化”三大核心文化主题为主,将打造融“远见东方杂技城、河北传统文化体验区、聚和国际禅林”三大功能为一体的省会大型文化产业园。叶林表示:“这个项目为正定新区规划中添加一抹亮色,而正定新区的规划建设也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与建设空间,可谓双赢。”
正定新区紧邻正定古城。随着古城保护加速,正定新区和古城协调发展的路径十分清晰。省社科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梁跃民认为,要跳出旅游的圈子看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要在深度挖掘文物的市场价值上下功夫,以文物旅游为线索,培育和带动相关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群。这一观点和正定新区依托古城文化开展文化项目建设不谋而合。
向北,视野更广,眼界更宽。
4月14日,河北奥体中心综合馆完成基础施工。该馆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总投资29亿元,为甲级大型综合性体育场,可容纳5.2万人。其田径场地是国内首批同时具有“国际Ⅰ类赛道”和“国内一级赛道”认证的跑道,可承办国际、国内任何级别田径比赛。目前,场馆正进行内外装修,预计明年6月底前竣工。
体育产业发展空间的拓展,将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全面发展。畅想一下,今后石家庄人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亚洲篮球赛、全国青年排球比赛、全国田径锦标赛、中超中甲足球联赛、国家拳王争霸赛等参与度高的精品赛事,还能亲身体验时尚与激情的明星演唱会,再也不用担心舟车劳顿,对文体爱好者来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在“一河两岸”,着力打造主城区、正定新区两个文化核心区,重点发展现代传媒、印刷出版、动漫游戏、民俗文化、文化市场、演艺娱乐等产业板块,对于提升全市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实现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必将产生强大的拉动力。
古新交相辉映共谱新曲
“正定新区建成后,将携手正定古城,与滹沱河对岸的中心城区交相辉映,让我们这座城市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滨河之城’,城市将更美丽,环境将更舒心,百姓生活将更幸福。”家住省会友谊大街的贾会新今年61岁,退休之后的生活乐趣就是骑车看看家乡的新变化,见到记者的时候,他刚从园博园逛出来。“我一直觉得咱们石家庄没有大剧院,没有大体育馆,这不,马上就有了。有了梧桐树就不愁金凤凰,以后大家的文化休闲中心将不再局限市区,而是向北移。”
正定新区西侧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古城,依托古城深厚的历史底蕴,延续城市文脉,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城市新名片。新区南依滹沱河这条石家庄母亲河,将使石家庄成为真正的滨水城市,城市环境将全面改善,城市品位将全面提升。无论是古城的底蕴,还是新城的潜力,也都将成为正定发展最有力的保障和推动力。
“正定新区的建设是石家庄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定也将在与石家庄市的融合中迎来新的历史篇章。”梁跃民说,“在新区的建设中,正定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古城正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石家庄在经济发展越来越迫切的情况下,勇于拓展历史文化空间,北跨发展可以说是石家庄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时刻。”
随着滹沱河沿岸市区段一批大型功能性项目的规划,将沿河两岸打造成为重要的省会市民的公共活动场区和文化休闲空间也将不再是梦想。
向北,北方有古城,北方有新绿,北方有胜境。石家庄正依托滹沱河的悠远壮阔,强力启动城市向北发展的新引擎,激情描绘着建设大省省会的壮丽蓝图。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