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融通型创新——二论落实李克强总理到科技部考察指示精神

06.09.2017  09:14

  

  本报评论员

  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必然要求推进融通型的创新。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打破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加快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李克强总理考察科技部时再次强调相关问题,提出要推进融通创新。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科技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

  一部人类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不断深化融通协作的历史。过去100年来,人类创造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丰富得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基于科技革命的人类协同能力和协同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当代信息技术革命正加速进行、深度拓展,5G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在创新中涌现,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被相继催生,科技革命转化为产业革命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愈加模糊,科技与经济的连接愈加紧密,供给与需求的互动更加频繁,为各国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协作创新、融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我国在融通创新、融通发展上已取得重大进展,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科技要面向经济、经济要依靠科技,创新各主体、各环节、各领域、各区域互动融通、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在发展中日益形成。

  融通创新是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要培育发展新动能、抢抓发展新优势必须在推进融通型的创新上下更大力气。要善于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断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转变为创新型的社会、创新型的国家。

  推进融通型创新,尤其需要实现“三个融通”。一要融通科学和技术,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更好对接,鼓励更多企业进入基础研究,打通创新链。二要融通科技和经济,拉紧大中小微企业和高校院所、企业、创业者之间紧密协同的纽带,更好衔接创新链和产业链。三要融通供给和需求,着重在供给侧下功夫,使创新和生产更多从“刚性”走向“柔性”、从排浪式走向定制化,把创新链和产业链真正转换为价值链。

  对于政府而言,至为重要的是创新服务、搭建平台,统筹发挥科技的社会事业属性和经济功能,通过典型区域的融通创新示范引领全社会的融通创新,要继续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推进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进而推动构建各类创新主体活力迸发、有机融通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

科技创新基地分三类布局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日前制订印发《国家科卫生厅
解读《“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丁鹏、姜辰蓉)科技部、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