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融资成本 光伏产业或将迎来春天
在一片质疑声中,*ST海润却得到了来自联合光伏10亿元的输血,虽然杯水车薪的注入尚不能弥补2014年的亏损,但来自招商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多级机构的报告显示,受到“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2015年无疑是光伏产业的元年。这对于业绩连续亏损3年的公司来说,似乎是打赢一场翻身仗的转折点。
在经历了一个寒冬后,光伏产业或将迎来春天。受到“一带一路”利好政策因素影响,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遥认为,清洁能源已经成为投资热点。
招商证券认为,截至2014 年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19.42GW,2015年一季度新增5.04GW,预计今年全年装机量可达20GW。按照发展规划,到2050 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可达1000GW。
根据2010年出台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预计,2011年-2020年10年,国家将在新兴能源领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多家机构报告认为,事实上,我国对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尚且不足,开发总量不足0.03%,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中国的光伏装机容量也会迎来一个井喷,而光伏电站的稀缺标值得长期关注。
但在光伏产业的上下游,一方面上游需要充足的现金流周转,另一方面下游的光伏电站则需要资金做保障,“一动一静”使得行业失衡,断流成为常态,且光伏企业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逼得企业走到“悬崖”边。对这个失衡的现状,*ST海润高层也表示,卖电站实属于无奈之举。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譬如100MW电站,年收入在1.5亿元左右,投资8亿元,贷款6亿元,15年利率为7%,利息则4200万元,还本4000万元,税收1300万元,运维500万元,全部现金流回收完毕后剩余5000万元。如果限电20%,收入减少到1.2亿元;如果利息提升到9%,利息支出增加到5400万元,这样的结果却是该项目没有现金流。
相交大型国企,它们在获得电站资源以及享受低成本融资方面,民营企业显得毫无竞争优势,只有降低融资成本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对于不少企业来说,“8%的融资成本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