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融创并购绿城 还不至于恶化到没有任何转机

06.12.2014  02:18

  经济观察报12月1日在头版头条重磅推出的《绿城之悔》长篇报道,是我所见到的大量同题材文章中最详尽客观的一篇。目前看来,融创并购绿城,是可以被写入商业管理教科书当作失败案例来剖析的。但事情也许还不至于恶化到没有任何转机。

  转机就在于各方心态的调整。

  绿城创始人宋卫平,融创中国孙宏斌,二人从结盟到破裂,都是以一种暴风骤雨的节奏在进行,每一次的动作都伴随着雷声滚滚,让人瞠目结舌。我们知道,当事情发展成事件,便足够吸引大众的眼球,也足够引来一场场口水和脑力的PK。

  关于宋卫平的“冯妇”食言之举,有人认为是他不守信,没有商业道德;也有人认为是他的“匠心”所至,是为了对业主负责。关于融创的孙宏斌,有同情者认为他出钱出力没落好,也有人认为他过度追求效率而违背了承诺。

  但是,如果跳出对于个人道德品质或行为方式的印象评判,仅以旁观者身份去冷静思考,其实,整件事不过是并购后的整合不力。

  类似的事件,在中国举不胜举。典型的如上海家化的内斗事件,创业元老葛文耀被自己亲手引入的大股东踢出局,双方争夺控制权时同样胶着于关键职位的人选,同样伴随着孰是孰非的争论。

  与上海家化不同的是,宋卫平一早就交出了控制权,甚至等不及完成股权交割。而融创也毫不客气,大刀阔斧起用自家班底入驻绿城——原融创大将田强为首的新管理团队,调配任命了28个项目总经理、24个项目营销总,绿城全国百余项目被分成7个小组,小组长被授予定价权。

  问题就在于此。

  企业并购后整合(PMI),是调整公司的组成使其融为一体,并不是简单地将一个企业的经营要素注入另一个企业。在并购交易完成后,整合是并购方需要面临的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其中涉及战略整合、组织机构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业务活动整合、文化整合等等。也许是宋卫平的急于“脱手”给了融创放手去干的信号。但无论如何,融创对于绿城的整合还是太过仓促。

  这不是融创的过错,这与我们的经营理念有关。在过去几十年间,凡是成功的、死起回生的企业改革,都要讲出一个“救星”的故事,救星一来,一改就灵。这使得不少的投资方或经理人,只迷信“”,而忽略了“”,仿佛不对公司的运营、人事等进行一番调整,便是没有作为。

  而在调整中,由于只“”不“”,或多“”少“”,必然会使新旧管理团队间出现各种不适应,以至于产生摩擦,也因此发生内耗。可以承受的公司内耗可以视作整合的成本,但当公司内耗过大时,便会构成整合风险,甚至可能决定整个并购的成败。

  其实,以投资的理念来讲,即便是战略投资(相对财务投资而言),投资方也最好少干涉被投企业的具体经营。投资方需要做的不是改变被投企业,把被投企业改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是提供相应的资源去帮助被投企业成长。

  对于同行间的投资并购,如果不是出于提升市场占有率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既然决定去投,那么必然是看中对方具备与自己不同的特质,而非再造一个自己。

  所以说,融创对于绿城的整合,也许有必要改变一下思路。

  而宋卫平对绿城的不肯放手,原因也很简单。有人跟我讲过这样一番话,我觉得很有道理:许多职业经理人在接手企业管理时会说“放心,我也会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但是对于创始人来说,公司不仅是“孩子”,还是“命根子”,他把命根子交出去,怎么可能放心?

  无论是“孩子”也好,“命根子”也罢,当创始人眼看着自己的话语权越来越少,倾注所有一手打造的王国插上了别人的旗帜,内心自然是有几分不甘的。

  除了不甘心,交权的创始人也许还有几分过热的“父母心”:一些父母把孩子交付他人照管时,容不得孩子有一点点闪失,孩子摔个跟头,也会夸大伤情(损失),责怪别人看管不善。

  因此,创始人在交权后也需要调适心态。若实在放心不下,最好与接班人达成约定,划出界限,逐步放权。

  回到本文开头所谈到的话题,我认为绿城与融创并不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也许双方需要坐下来,共同回忆一下,当初是为了什么决定走在一起的?

   (原标题:融绿之争根在并购整合不力)

【延伸阅读】
  • 宋卫平不满孙宏斌表现 拖欠工程款激化矛盾
  • 宋卫平:回归是因为把绿城卖给了一个不该卖的人
  • 绿城控制权争夺战升级 宋卫平命令被拒绝执行
  • 宋卫平离别百余天重回绿城 溢价收回股权板上钉钉
  • 宋卫平亮出回马枪收回绿城股份 孙宏斌平静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