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爆料在蜜芽网买到假货 跨境电商将假货“洗白”?
“国际大牌”进货地竟是内地工厂
市民王先生是个超级“奶爸”:在BB出生前,每次去香港或国外,箱子里都会被奶粉、尿裤、营养保健品等母婴用品塞得满满当当。然而,自从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上线后,他已经不再靠“人肉搬运”各种用品。
不过,令他担忧的事情出现了,跨境电商频现猫腻,一些假货伪装成国际大牌,在“境外一游”后变成正品销售。日前,多款商品被爆出通过跨境电商“洗白”。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目前跨境电商真正能和品牌直接合作的并不多,用户跨境购买时要认准品牌和渠道,过于便宜的大牌货大部分都是“山寨”。
文、图整理/广州日报记者 李光焱
事件
抢注商标冒充国际“大牌”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在蜜芽网上购买了三个宣称为“100%正品”“授权销售”的日本产Betta宝石系列玻璃奶瓶,但在与从日本Betta官网购买的同型号奶瓶进行对比后,二者生产公司不同,且前者没有数字标识,因此怀疑是假货。
随后,一系列网络“攻防”之后,该消费者删除了此前的投诉微博。然而,消费者之所以删微博,是因为工商部门认定,蜜芽卖网的Betta和日本的商品就是两个牌子,前者的资料(包含不仅限于原产地证明,海关报关单,商检证明,运输证明等),经工商部门核实符合手续——这是一家注册在国内的公司。
当然,日本Betta否认了授权蜜芽网销售日本ZOOM.T公司的Betta奶瓶,并表示不负责鉴定真假,建议用户在正规店购买。对此,蜜芽网表示此前确实有关于日本Betta(ZOOM.T株式会社)的授权,但去年10月份协议停止,工作的疏忽导致没有更换资料。
换言之,消费者在蜜芽网上购买的、用ZOOM.T资料的、型号都一致的Betta产品并非ZOOM.T的商品,而是另一个公司的Betta奶瓶。
此前,玛格罗兰童车亦发表声明,称蜜芽网所售MACLAREN Quest手推车是假货,其官方并未给予授权。
无独有偶,韩国闺蜜彩妆化妆品品牌“3 CONCEPT EYES”(3CE)亦发现类似情形:在国内注册3CE商标,再找代工厂合作,然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以国外大牌的宣传资料来销售。
揭秘
用正品包装报关单骗用户
“上月从德国回来,竟然有人要购买我的Burberry包手提袋。”日前,在广州从事网站工作的小西表示,怎么会有人买“外包装”。事实上,在火爆的跨境电商领域,有些品牌“出境绕一圈,‘山寨’变大牌”。“变身”重要的道具就是,正品的包装以及报关单等。
“拍一下专卖店照片,保留发票小票、礼品袋、防尘袋、说明书等,在电商平台发布销售信息,自然有生意来。”长期从事北美导游工作的陆先生告诉记者,在国外,有些人专门收购游客购买的大牌商品的包装、票据等,然后再利用工作便利获取退税单,之后“移花接木”将其他商品伪装成正品销售。
此前,据媒体报道,“10万个韩国假面膜通过海淘、代购入华,或致毁容。”援引韩国相关人士介绍,制假窝点总计制造26.6万张丽得姿针剂补水面膜,其中10万多张面膜销往中国。据业内人士介绍,一般情况下进口化妆品的证明应包括商检国检、原产地和卫生证明、海外采购订单、报关保税资料、原厂发票以及品牌方直接授权等,其中的原厂发票以及品牌直接授权比较难以获得,更多化妆品电商接触的是化妆品品牌的渠道商。
电商界分析人士鲁振旺认为,名酒、名鞋、名包、名妆和名表等奢侈品电商假货,背后是暴利的诱惑,正品利润大约是10%~20%,而假货却能达到80%。
调查
拿到授权亦未必是卖真货
日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5年(上)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显示,上半年电子商务投诉同比增长2.03%,网络购物依旧是最大电商投诉领域,海淘以16.55%的高占比登上投诉黑榜三甲。
报告显示,蜜芽、贝贝网等12家电商平台,用户投诉解决率均不到一半,是今年上半年用户满意度相对排名靠后的TOP 20网络零售商;与去年同期相比,包括上述3家平台在内的14家电商平台,用户投诉数量均有所增加。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表示,大型电商平台入驻商家多,商家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在管理上漏洞较多,是产生用户投诉较多的区域;跨境母婴电商因产品渠道来源屡遭质疑,以及频发售后服务等问题,成为用户投诉的又一集中区域。
洋码头CEO曾碧波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品牌授权与跨境电商货品保真既不是充分也不是必要条件,正品保障在于平台对于商家的准入门槛和风险控制机制。
“拿到授权也不能保证商品是真的,商家的进货通道和物流环节都有可能被调包,更何况上游所谓的授权是商家可以去捏造的。”
提醒
维权不易 跨境购应选大渠道
记者获悉,目前除了淘宝天猫、亚马逊、苏宁、京东等综合性电商平台加入跨境交易外,还催生了众多垂直进口电商。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718亿美元(彼时约合人民币4.2万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出口贸易达到512亿美元,同比增长40%;进口贸易206亿美元,同比增长60%。从业跨境电商超过20万家,平台型电商也超过5000家。
“类似品牌‘偷梁换柱’的骗局,消费者维权很难。此前《E天下》也曾报道过,一旦出现纠纷,跨境电商平台也“喊冤”,将自己置身于“第三方”,将维权推给消费者和海外卖家,摘除自己的责任。
“出现了质量问题、货不对板、丢失等问题,退换货手续相比国内网购复杂很多,比如涉及跨境通关、物流、费用等,消费者的体验不佳。”业内人士透露,跨境电商与海境外品牌、商家未能实现“一手货源”直接授权、对接,也造成了消费者维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