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04.11.2014  16:20
   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加强,我国营林生产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四大难题,集约化程度不高,后备人才不足,监督机制缺乏,经济效益低成为营林生产发展制约,需要提高集约化程度。、加强营林后备人才的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提高经济利益,推动营林生产的发展。    一、营林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集约化程度不高。在营林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由于资金上的缺乏,营林生产部门无法采购大型的机器进行作业,只能够还是依靠人工的办法。但是人工作业在效率上比较低,集约化程度低,无法和机器作业相提并论,只能够精耕细作,无法适应大规模的作业方式,这就使得营林的生产缺乏前进的动力。    二是营林人才后备力量不足。在营林生产的过程中,后备人才不足的情况越来越明显。由于营林生产的工作人员长期需要在户外进行活动,工作强度大,工资水平不高,这就使得人们在就业选择上,不会选择到营林生产部门工作,而是要另辟蹊径,如此一来,在营林生产部门中,缺乏新鲜的血液,营林生产的后备人才力量薄弱,无法为营林生产的发展带来活力。    三是监督机制的缺乏。在营林生产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由于营林生产的工作人员大部分在户外工作,而户外环境较之室内环境要恶劣的多,这就使得监督人员不愿外出进行检查监督工作,往往只是根据其他工作人员的报告来完成工作,而没有进行实地的考察监督,缺乏客观性,这就使得在营林生产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所谓的监督机制成了一纸空话,沦落到被人们所遗忘的角落。    四是经济效益低。在营林生产过程中,经济效益往往比较低。由于营林生产和社会市场分离,这就使得营林生产出来的木材和社会市场的需求不符合,营林生产出来的木材也就出现滞销的情况。比如说市场需要的是樟子松,但是营林生产的却是落叶松,二者风马牛不相及,这就使得在市场机制中,营林生产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比较低。    二、解决措施    一是提高集约化程度。在营林生产过程中要提高集约化程度这意味着才进行机械化作业,这就要求营林生产部门要筹措大量的资金,购买先进的机器。在资金来源上,营林生产部门可以向国家申请资金援助,或者可以进行贷款,待日后营林生产获得利益后加以偿还,这都是可以考虑的。在购买机器上,需要购买的有播种机,这样就可以在大范围内完成空中播种,节省了人力;割草机,这样就不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除草活动;林木修剪器,这样就避免了大量人力资源的使用和浪费,当然此外还有其他的相关先进的机器。总之要想提高营林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就必须要在机器设备上要下足功夫。    二是加强营林后备人才的建设。在营林生产的过程中,要做好营林后备人才建设的工作。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营林人才,营林生产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学校或者学院,专门培养营林人才。通过平时课堂的教授,使学生掌握营林生产的知识,为以后参加营林生产工作打下基石。当然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营林生产这份事业中,可以提出一些优惠条件:比如说学费减免政策,提供就业机会政策,提高营林生产工作人员的经济待遇等等,这都可以起到吸引的作用。当然,营林后备人才的建设,需要专家的提点,这需要营林生产方面的专家为学生们做必要的演讲工作,他们要为学生的成长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在营林生产过程中,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营林生产的工作人员在户外进行劳作的过程中,可能会犯懒,懈怠工作,这就需要必要的监督来进行警醒。对于监督人员来说,也要做好监督工作,为此可以建立起一套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监督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对于那些懈怠工作的监督人员进行惩罚,这就使得监督人员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那些生产规模比较大的营林产业,有限的监督人员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这时可以通过安装摄像头的方法,对施工人员进行监控,这时监控人员只要在监督室内就能够掌握到施工人员的各方面信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四是开拓市场,提高经济利益。在营林生产过程中,要不断积极开拓市场,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经济利益。在营林生产的改革过程中,要改变以往和市场隔离的状况,积极融入市场。比如说要了解市场需要什么品种的木材,市场对于木材的价格定位等等,来进行自身的改革。具体来说,如果了解到未来的市场对于落叶松需求很大,那么这时在营林生产中,就要突出落叶松的种植:可以通过培育新品种的落叶松来增强落叶松的质量,对于落叶松的种植在数量上也要有所侧重,此外也要做好对落叶松市场价格的评估工作。在落叶松成长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必要的关护和照料,保证其成活率,才能够为营林生产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才能够推动营林生产的发展。(塞罕坝林场 李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