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祝颐:治理萝卜招聘关键要把权力关进笼子

05.11.2014  13:03

    事业单位招聘中存在的“萝卜招聘”“绕道进人”等乱象,早已为人们所诟病,对社会上也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眼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会同有关部门,除对各地的个案予以严肃查处外,在全国开展一次全面、集中的整治活动。预计2015年底前,整治活动将集中力量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形成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事业单位进人机制。(11月4日《人民日报》)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像事业单位这样旱涝保收的单位招聘员工,竞争非常激烈。然而,不断传来的事业单位“萝卜招聘”消息,让人无法释怀。尽管迫于舆论压力,一些被曝光的“萝卜招聘”案例得到了纠正,但是社会公平被践踏,事业单位招聘公信力被灼伤。更多的“萝卜招聘”案例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曝光与纠正。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在严肃查处个案的基础上,将用一年半的时间对事业单位违规用人进行集中整治。此举有利于打破就业特权,把就业公平扳回公正轨道。在我看来,为了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落到实处,还要明确违规招聘的处罚细则与法律责任,为事业单位把好进人关,维护社会公平。

    从根本上讲,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只是一种离公平更近的就业形式,要真正实现就业实体正义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现实就业生态中,除了限招“正科级干部家属”之类赤裸裸的内部招聘以外,以公开招聘之名行内部招聘之实的地方并非个别。山东枣庄市高新区招聘教师,要求父母都是干部;广东省直属监狱单位的面试名单下写满领导备注;浙江平阳电大公开招聘教师,电大校长变着戏法“一对一”精确制导招聘儿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至于在事业单位招考笔试、面试、体检环节做手脚的就更多了。三亚社保局“99分门” 事件,身体合格的第一名考生被指体检不合格,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平民子弟本来就因为出身普通输在家庭环境与教育不公的起跑线上,如果“官二代”安享进事业单位的特权,岂不是渲染身份世袭,让平民子弟距竞争起跑线愈来愈远?这不仅容易让“官二代”产生权力优越感,也会给其他求职者带来心灵伤害。

    事业单位不是家族企业,不是权力阶层的自留地,公众有权参与管理。事业单位岗位理应面对社会公开招聘,不能由“官二代”霸占。但是从权力的任性与监管的复杂性来看,我们不能奢望权力阶层就此摒弃就业特权,用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

    要打破特权就业魔咒,除了集中整治以外,相关部门要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健全配套监管问责制度,给权力套上法律制度笼头,确保公开招聘的公信度。比如,除了涉密等特殊单位以外,将“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改成“必须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压缩某些权势阶层钻空子的空间。我还认为,在就业潜规则根深蒂固、显规则肆无忌惮,一时难以彻底打破的语境下,把事业单位用人全过程向社会和盘托出,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的公开监督,给舆论监督营造宽松的环境也很重要。只有多管齐下,法律制度执行有力,才有望砸破权力就业暗箱,把事业单位用人扳回公平公正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