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在河北博物院展出
《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于7月28日下午在河北博物院展出。图为开展前工作人员正在精心布展。 记者耿辉摄
水波纹银盏、汉代青铜独角兽、彩绘骑马男俑、鎏金铜骑马俑、鎏金镂刻吉祥纹饰马鞍……7月28日下午,《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在河北博物院展出,展览将持续至10月30日。在工作人员还在布展时,笔者提前走入河北博物院进行了现场探访。
整个展览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半月地带·早期文明”“通达海路·汉唐古道”“茶马互市·茶风盛行”“贸易兴盛·民族融合”“走马滇藏·古道撷珍”,较系统地反映了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圣洁的雪山耸立天边、汹涌的河流在身畔咆哮、悠长的马铃声回荡在深谷……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交通“生命线”,源于古代西部边疆的茶马互市,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蕴藏了独特的风土人情,有着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此次来自不同省区的文物,经过精心组合,以整体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走进展厅,笔者见到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尊鎏金铜骑马俑。只见一匹膘肥体壮的马,昂首站立,两耳竖起,后腿作蹬跃状,动感十足。“这是国家一级文物,通高59厘米,长61厘米,1972年出土于广西西林县普驮粮站,其中马尾是单独铸造的,工艺十分考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
“大家看,这尊佛像绚烂夺目,文化意义非凡。”探访中,一尊摆放在展厅显著位置,闪闪发光的站立佛像引人关注。来自云南省博物馆的樊海涛告诉笔者,这是一尊茶树木雕佛像,通高1.9米,是19世纪末期的文物,呈现了藏传佛教中释迦牟尼的形象。佛像由一根茶树的主干雕刻完成,身形完整,袈裟上镶刻许多琉璃宝石,可谓流光溢彩。专家初步判断,这尊佛像由外国制造,其工艺来自泰国和缅甸,是茶马古道国际贸易交流的产物。
展厅中,一件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的月牙形金饰牌也格外吸引人,金饰牌整体呈半月形,上用小金珠勾勒出变形鸟纹。饰片周围饰有一圈金环,其下缀挂是由四片半圆形金片组成的瓜棱形坠饰。“这件器物从纹饰、工艺、器形上看,与阿富汗席巴尔干黄金冢出土的金器较为相似。它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细金工艺及其传播与交流提供了难得的资料。”正在布展的专家介绍说。
在“茶马互市·茶风盛行”展块,笔者见到了许多银碗、茶杯、茶盏、银托。四川博物院院长业务助理李江涛介绍说,这次带来的文物很多都是茶具,有的呈现出典型的宋代装饰艺术特征。饮茶风俗自唐代兴盛后,茶叶贸易迅速发展。宋代以后设立茶马司,专门负责与民族地区的茶马贸易,于是“茶马互市”应运而生。
李江涛介绍说:“当年,茶马古道上每一位背夫的肩背上都要负重两三百斤的茶砖。他们一旦背上茶砖,就要从起点一直背到终点。”展厅内的票据、马蹄钉、背架、丁字拐等历史实物深深地触动了笔者。当年的商贸交流,全都靠商旅们一步步艰难跋涉,很多路段都是在垂直峭壁上挖出的凹槽小路,马蹄上的钉子几天就要更换一次。正是那些千百年来在这条道路上艰难跋涉的勤劳朴实的人们,带来了茶马古道的繁荣发展,促进了沿线地区的文化交流。□记者 龚正龙 实习生 丁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