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茅荆坝林场绿色发展70年:从黄坡到绿岭,从卖木头到卖风景

24.03.2021  10:01


茅荆坝坝底林区河谷秋色。河北隆化茅荆坝国有林场供图

  中新网石家庄3月23日电 (李茜 赵丹媚 王仰发)“以前生态系统类型非常单一,野生物种稀少奇缺,经过这70年的绿色发展,林场已成为各种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乐园。”当日,在河北隆化茅荆坝国有林场(简称茅荆坝林场)工作了30年的职工郑宝会说。

  茅荆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国有林场,域内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完整多样,是京津地区重要的天然绿色屏障。

  从黄土坡到绿满岭

  “建场初期,要靠人力运载植树工具和树苗,常常步行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山路开山造林。很多职工患上了风湿病与胃病,但我们把黄土坡变成了绿满岭。”说起70年间林场的发展变化,退休职工许贵义感触颇深。

  许贵义回忆说,当时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异常艰苦,林区又地处偏僻荒山黄土裸露,不通公路,地广人稀,他们肩扛行李、背驮炊具上了山。“在刚搭起的窝棚里住宿,吃窝头,啃咸菜,喝冰水,每天步行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山路奔赴山场开山造林,没有运输工具,就徒步用头顶、手提、肩担、背驮运载植树工具和树苗”。

  如今,通过一代代林业人的努力,林场从黄土坡变为满岭翠绿的茫茫林海,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初期的3.8万亩残次天然林增加到现在的30.3万亩优质林,森林覆盖率达到92.6%,获得“中国最美森林”等荣誉称号。

茅荆坝林场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在七家林区黄旗道至荒地梁底一带营造的万亩人工油松林郁郁葱葱。河北隆化茅荆坝国有林场供图

  特别是近几年,林场先后与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进行科研合作,联合开展华北次生林两维分类经营技术研究,培育出针阔混交林5万亩、带状混交林1万亩。这些林子已成为冀北山地的一大典型特色林,而成功引种栽植的黄菠萝、紫椴等珍贵树种1万亩,极大地改善了林场的林分结构和产业结构。

  从物种单一到多样

  “现在生态环境好了,生态质量改善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也逐步建立起来,生态成果实现了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发展。”郑宝会说。

  据介绍,为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林场依照“经营和保护并重,利用和培育并举”的原则,将全场划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国家级森林公园、商品林四大经营板块,实行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经营方式,彻底完成了“木头经济”向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转型升级,森林资源得以进一步有效管护。

  如今,建立起40038公顷以茅荆坝为主体区域、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实行封禁保护修复,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改善,生态成果更为丰富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保护区内现分布各种植物1091种,大型真菌78种,脊椎动物270种,昆虫88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1种,其他保护鸟类200种,国家级野生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20多种,还伴有大量的野猪、绿头鸭、鸳鸯、狍子、豹等珍稀动物。

  日前,在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体区域,碑梁林区发现的1000多亩天然华北落叶松群落,为华北地区现存最大的天然落叶松原始森林群,林龄大约在120年以上,具备原始森林群落的基本特征,同时具有非常高的科普参考价值。

  从传统经营到创新发展

  “以前植树造林及后期管护主要依靠手工和徒步方式,森林质量和成活率不好保证,现在我们采用复合经营方式,提升了造林质量并节约了管护成本。”场长于志海介绍说。

  2003年,林场决定改进自育自种苗木的传统方式,采用“三年买成苗”的机制模式,把造林任务分解到营林区,营林区担保后与造林承包人签订合同,整个造林环节均由承包人负责,3年后由林场按照存活苗木株数为承包人付款。极大调动了各营林区和承包人造林的积极性,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由以前的80%左右提高到95%以上,进一步激发了林场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新活力。

  从卖木头到卖风景

  “更新观念,思路决定出路”。1998年开始,林场走“生态优先,转型发展”之路,提出开发茅荆坝森林休闲旅游的设想,为打造茅荆坝生态休闲旅游,奠定了从“砍树”到“护树”,从“卖树木”到“卖空气、卖风景” 的发展基础。并开始修路架桥、注塘引水、树碑立牌、开发景区景点等前期工作。2004年,借助将茅荆坝省级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的契机,全力打造森林休闲旅游产业。

  如今的茅荆坝林场早已是山青,水秀、地绿、天蓝。林场现在成为一个集动植物保护、纳凉消暑、健身休闲,探险猎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年可接待游客10万人次,每年可实现旅游收入300多万元,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

编辑:【郝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