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耀先:伴着菜油灯刻蜡版出报
经常熬夜导致左眼失明 老人作诗自勉:文武笔枪皆抗日,杀敌立功自英雄
■苏耀先老人回忆当年。
“文武笔枪皆抗日,杀敌立功自英雄。”今年93岁的苏耀先,22岁时因病左眼失明,靠着仅存的一只眼睛,在菜油灯微弱的灯光下,熬夜刻蜡版、印文件、出小报。如今已双目失明的他,回忆起战争岁月的动荡与艰辛,不住地感慨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档案
苏耀先
河北安新县人。1921年1月出生,1937年10月参加抗战,任青救会主任、文建会干事等。1942年入伍,成为冀中军区九分区教导大队缮写员,1943年后,任晋察冀军区教导团油印组长等职。建国后曾任天津警备区文化科长、河北省军区文化处长、秘书处长、宣传处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职。1981年离休。
□文/本报记者 苗静 石维 实习记者 杜倩倩 图/本报记者 李志华
老人双目失明,每天背诗词听新闻
石家庄警备区第五干休所,苏耀先家的客厅内挂了好几幅他自己写的书法作品。“将帅诗词选”中河北籍将军的诗句、文天祥的《正气歌》等,字体挺拔苍劲。可惜的是,苏耀先22岁患眼疾左眼失明,十几年前右眼也看不见了。不过,他每天听评书、听新闻,还背诵毛主席诗词,乐在其中。
苏耀先耳朵不好,记者面向他大声说话时,他的老伴、85岁的周嘉玲也在一旁当起了“翻译”。“他年轻时喜欢跑步,还爱打篮球。以前身体好时喜欢骑自行车去外地。现在身体不如从前了,生活仍然非常规律。每天下午背诗词、听评书、听新闻。”周嘉玲说。苏耀先老人心境很好,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活着心情要乐,身体要活动。”他自称“直叟”,因为他觉得自己性格直爽,不会拐弯抹角。
苏耀先几年前出过一本书《心之声》,收录了自己从抗战时期到近几年所写的百余首诗。其中有几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战年代的峥嵘岁月。
漕河边帮忙修战壕
苏耀先4岁就上学了,这缘于父母的一个心结。他的曾祖父虽是个秀才,对讨营生过日子却不在行,生活得并不宽裕。他的祖父、父亲都没上过学,给人打长工的日子不好过,因此父母希望孩子们能有文化。
“七七事变”后,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沿漕河修筑工事,准备抵抗日寇南下。当时16岁的苏耀先听说这件事后,专门赶到修筑工事的现场,出于抵抗外敌的迫切心情,也积极参加。即使赶上大热天儿、下雨天儿都毫不在意。工事修好了,苏耀先非常高兴,以为可以战胜日本强盗了。但国民党军队不久就南撤了,这个16岁的少年,也被“泼了一瓢冷水”,心里很难受。
1937年10月,苏耀先参加了村里的青救会,第二年成了青救会主任,后来又成为安新县文建会(文化界抗战建国联合会)干事。当年11月,日寇占领苏耀先的村子后,8位乡亲遭到枪杀。第二天下午敌人撤离,大家回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掩埋被杀的乡亲。“抬棺入土无眼泪,只有烈火胸中燃”,苏耀先把自己怒不可遏的心情,写进了这首小诗里。
伴着菜油灯熬夜刻蜡版
1942年,苏耀先和一批地方干部被抽调到延安学习,后来又因为参加学习的人已满员,由北方局介绍到部队,成为冀中军区九分区教导大队缮写员。对此,他曾把当时的感受写进诗里:“文武笔枪皆抗日,杀敌立功自英雄”。
缮写员的工作就是刻蜡版、印文件,还出版小报,工作量很大,经常工作到零点以后。当时条件艰苦,有时连煤油灯都没有,只能借助菜油灯微弱的灯光来工作。当时开会的所有文件,都要通过刻蜡版来印发。教导大队的小报内容也很丰富,训练情况、技术方面的问题等,小报上都有体现。
22岁那年,也就是1943年,苏耀先患上眼疾,因无法医治,左眼失明。从此,他靠一只眼睛刻蜡版。刻蜡版是个细致活儿,一平方厘米的面积,要安排4个字,有时甚至是6个字,很考验人的耐心。那时候,因为经常加班熬夜,原本不吸烟的苏耀先,养成了吸烟的习惯,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戒了烟。 因为刻蜡版刻得好,有紧急任务时,苏耀先不时被调到别处帮忙。
虽然没有直接扛枪上战场,苏耀先也时刻感觉到战争的紧张气氛。部队在哪里打了一场仗,胜负如何,在哪里遭遇鬼子,结果怎样,他都通过文件和小报关注着。尤其是赶上鬼子扫荡,教导大队也下到连队,跟战士们一起往山里躲避。有一次,他们随县大队活动,由西部转移至任丘的采蒲台,刚下船入村住下,敌人又袭来了。边打边撤,一名战士牺牲,还有八名不识水性的战友溺亡。他把这件事也写成了诗,抒发对战友的怀念和无限惋惜之情。
抗战年代条件艰苦,吃饭是个大问题。每人每顿饭定量是13两小米(大约相当于现在的8两),每天两顿饭。有时喂牲口的高粱、黑豆也成了大家的饭。那时候,部队经常开会让大家讨论问题,“你对吃不饱怎么认识?”也成了一个议题。大家的意见非常统一,条件再艰苦,也要奋力杀鬼子,把日本兵赶出中国,就有好日子过了。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