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巨资建的政府网站缘何屡成“僵尸”
国办要求今年3月至12月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要求自2015年3月至12月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对普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网站,督促其整改,问题严重的坚决予以关停,切实消除政府网站“僵尸”“睡眠”等现象。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主办者为“政府机关”的政府网站已达5.9万余个,全国超过90%的政府单位都建设了中文政府网站。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作为政府部门重要的服务窗口,政府网站的建设费用普遍以百万元计,还有许多已近千万元。此外,维护费、改版费也高达百万元。与舍得花大钱进行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政府网站的内容却存在更新速度缓慢、错误百出的现象。
“一个政府网站造价百万元非常普遍。”上海一家国内知名软件服务商告诉记者,从采取外包招标建设网站的行情来看,县级政府网站一次性建设往往要花几十万元,市级以上网站群集中招标超过百万元的很普遍。
与巨大投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记者发现,不少花大钱建设的政府网站却没有实际内容,沦为摆设。此外,还有一些政府网站频频出现“奇葩”内容。4月11日之前,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市长信箱”里只有3页信件,最新收信时间为2010年4月26日,页面显示早已落马的冀文林仍是市长。
记者发现,一些仅数人运营的网站,一年要花在维护、升级方面的费用动辄百万元。此外,有业内人士透露,许多政府网站建设中的硬件采购中标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经常参加招投标的天津初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司云修说,如果中标价格比市场价高得离谱,就很有可能暗藏回扣等腐败问题。
“没有实现集中采购,地方政府各自为政、标准差异大是政府网站建设花费大、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上海一位长期参与政府采购的软件企业负责人建议,政府网站可逐步试点省级集中采购。此外,为避免投资不菲的自购服务器被闲置,也可通过鼓励使用云计算或让多个部门共用服务器等手段,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
国家信息中心网络政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施洋认为,许多政府网站在硬件投资上舍得花钱,但对内容的重视远远不足。各种“僵尸”网站恰恰表明,一些政府部门对信息公开工作并不重视,并不是真正希望通过网站为百姓提供便利,只是做做样子给公众和领导看,反映了部分基层政府官员的庸政、懒政。
按照相关部门发布的《全国政府网站普查评分表》,站点无法访问、网站不更新、栏目不更新、严重错误、互动回应差为单项否决指标,符合任意一项即为“不合格网站”。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提出,为节省公共资源,应及时关停那些没有必要存在的政府网站。同时,要通过制度建设保障政府网站能真正为群众服务。
编辑: 孙丽君